华融复牌泻55%市值蒸发逾130亿 重组未挽市场信心|财经评论

撰文: 古美仪
出版:更新:

经过九个月停牌,内地四大“坏帐银行”之一的中国华融(2799),透过出售金融牌照套现、以及引资中信集团及国寿等集资逾500亿元,今日终于复牌,不过股份逃不过“腰斩”命运,最多急泻55%,低见0.46元,跌穿每股资产值,市值蒸发130多亿元。意味早前入股的国家队股东,亦将录得巨额帐面亏损。

华融一复牌即穿资产值

中国华融是中国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本来资产规模也是四家之首。在前管理层的高杠杆扩张下,几乎囊括了内地主流金融牌照,旗下除了不良资产经营外,还有银行、证券、信托、期货、消费金融、租赁等多家子公司。

股份自去年4月停牌,期间爆出在2020年亏损一千多亿人民币,意味在新冠疫情的一年内,华融的亏损额已经超过五年来合计所赚取的利润。

然而,鉴于华融在内地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地位,拥有近1.6万亿元人民币的负债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是中国国有银行之外最重要的系统性公司之一,令其终获得到国家队入股打救,成功向中信集团、中保投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以及同业信达资产管理等配股,获得逾500亿资金,填补坏账窟窿。

五大战略股东之中,四个都是认购中国华融的内资股,只有中国人寿是认购中国华融的H股,认购股数为19.6亿股,以今日收市价计,帐面损失达到逾9亿元。(资料图片)

国寿入股华融H股 帐面损失逾9亿

按照当时配售内资股及H股的细则,集团在获得配股资金后,按照2021年6月30日的财务数据测算,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每股0.76元人民币(折合约0.93元),增约55.12%。

不过,股份今日收市价0.51元,不但一下子跌至仅得每股净资产价值(约0.93元)的一半,同时更较去年中信集团、信达等的入股价格1.02元,即较中信等入股价低逾50%。意味入股的股东全数将录得巨额帐面亏损。五大战略股东之中,四个都是认购中国华融的内资股,只有中国人寿是认购中国华融的H股,认购股数为19.6亿股,以今日收市价计,帐面损失达到逾9亿元。

郭家耀:投资者关注业务重组能否奏效

安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郭家耀接受访问时指出,集团今日复牌急跌,正反映投资者已经不理会集团的资产价值,一有套现机会都是先沽为妙,特别是在目前内地房地产债务问题下,从事不良资产收购行业的华融,资产价值仍然有极大变数。同时,停牌期间,集团出售多项资产套现,包括金融牌照等,但是所得资金能否有效用于业务重组,或是只用于还债,是投资者顾虑所在。

其实回看过去半年华融事件的进展,整个重组方案已经尘埃落定,大体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引入五大国家队级别的战略投资者,补充资本;另一方面,出售旗下非主业子公司和额外的金融牌照,断臂求生、回笼现金,填补坏账窟窿。在华融旗下可供出售的资产,遍及银行、融资租赁和证券部门。刚于上周,华融同意将华融消费金融高达70%股份,以10亿元(人民币‧下同)转让给宁波银行。

出售资产仍为重组主轴 上周售消费金融牌较底价高50%

参考交易公告,华融消费金融股权的估值价格为7.27亿元,最终受让价格为10.91亿元,也就是说宁波银行以高于转让底价50%的价格,夺得华融消费金融的牌照。

集团表示仍会积极出售资产套现,拟启动转让华融金融租赁79.92%股权及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并拟寻求股东会授权。因此,对于华融的未来走势,可以观察两方面,第一是其出售资产套现的进度,第二是能否将业务重回不良资产收购的主业,摆脱以往透过高杠杆扩展将自身化为不良资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