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之后继续应节 国王饼背后故事是?传统食法有仪式竟然内藏⋯⋯

撰文: 何国龙
出版:更新:

生日有生日蛋糕,圣诞亦有圣诞蛋糕和姜饼人,即将来到的新年原来也有传统应节食品——法式国王饼(Galette des Rois)。

国王饼并非大家熟悉的文化,毕竟这项传统来自法国,但识食又懂得享受节日气氛的香港人,又怎会抗拒这款应节食品。追源溯流,原来国王饼的历史发展殊不简单,大家会在1月6日“主显节”(Épiphanie)享用国王饼,主显节其实亦都是庆祝小耶稣出生,东方三贤士找到小耶稣所以才称为主显节。但原来这一天在不同的国度也有不同的意义。

主显节为每年的1月6日,庆祝主耶稣基督在降生为人后首次显露给外邦人(东方三贤士)(图片来源:Wiki)

在古埃及,主显节所在的日子会遇上尼罗河每年固定泛滥的时间,但他们并没有将之当成泛滥灾害,而是上天将水这种埃及视之为最珍贵的资源带来,从而令土地变得肥沃;在另一边厢的古罗马,亦有着“太阳复活”之意义,他们认为这一天之后白天开始变长,象征光明胜过黑暗之意。到后来这一天才被基督教化而成为现在所认知的“主显节”。不过,不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一天都代表着神圣与光明,所以国王饼就以金黄色带有太阳般的放射痕的造型流传后世。

在古罗马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源自于“农神节”,当时罗马人会在农神节的糕点中放入一粒蚕豆再分发给奴隶享用,如果有奴隶吃到藏在其中的蚕豆,则可以享有一天当“国王”的特权。即使到后来变成了主显节的应节食品,放入蚕豆的做法就变成了藏入小耶稣的瓷像,而抽到藏有瓷像的幸运儿就会得到各人的祝福。而且在享用国王饼也有相应的“仪式”,首先参与者中最年幼者要藏在桌子下,国王饼就由主人家或最年长者负责切,每切好一块就请桌下的年幼者指出享用的人。

传统的国王饼的外层是千层酥,内里则是杏仁奶油馅,涂上蛋液烤成金黄色之后划出放射状痕迹,来到今天当然有不少变奏版本,在香港也不难找到,大家不妨品尝这美味饼点来应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