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乐善故事】引入STEM教材 发挥孩童无限想像

撰文: 客户来稿
出版:更新:

乐善堂梁泳钊幼稚园(下称梁幼)于1985年在大围美城苑创校,多年来秉持“兴学育才”的宗旨,并以校训“仁爱勤诚”精神办学。幼稚园建立了完善高效的课程架构及优秀的教职员团队,并在区内深得家长的认同。本年度更开展崭新课程,于8月份举办多场STEM亲子体验日,让家长和学生一同感受“动手做”带来的乐趣。

全校启动STEM课程

为回应教育局积极推动之STEM教育,乐善堂梁泳钊幼稚园率先在校本课程中加入STEM元素,除了一般幼稚园常见的科学探索外,更尝试渗入基本编程(Engineering范畴)和数学(Mathematics)概念于课程当中。

梁幼逢星期五定为STEM Day,学生可以在STEM Room、STEM Wall、Lego墙及各建构区角,按自己兴趣和能力自选择合适的游戏和活动,让他们在多媒介感官刺激的环境下学习,并且与同侪互动中深化其知识。

学生透过Lego墙进行游戏学习
STEM WALL能启发思考,促进儿童之间合作和提升解难能力。

敢于尝试 激发学习动机

梁幼于本年度新设STEM Room,购置了多项学与教的教材和教具,如遥控机械人、Strawbees、BEE-BOT、Codeapillar、Dash and Dot、cubetto及iPAD等,当中要求学生学习简单编程及数学,例如利用cubetto计算所需步程,再输入指令去寻找食物的路线等。过程中,他们会讨论需要解决的困难,如cubetto在寻找食物时遇到障碍物的处理方法。他们会讨论和交换意见,例如:“不如我哋行远啲,绕过障碍物再返转头拎食物吖?”“唔可以直接行㗎,要先转弯再行3步先可以避开障碍物行到过去。”他们会藉著游戏学习解决困难,教师会让鼓励他们多尝试、多动脑筋,不怕失败,从讨论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学生透过不同STEM教材如cubetto去学习解决困难

引入创意教材 从失败中学习

梁幼引入瑞典的STEM教材strawbees,透过大量吸管互相串连,建构出不同形态的物品(Engineering范畴),当中学生需要评估所建构物品的体积及高度是否容易倒塌,用什么方法可以搭建得更稳妥等,例如其中一位学生想建构一个摩天轮,但摩天轮上的大轮子太大,故经常倒下。因此,几位同学一同商讨对策:“我哋要整大个底先得。”“不如整细啲个轮吖,咁先无咁易跌。”过程中,他们会反复尝试、检讨再尝试,从失败中学习。老师表示学生都乐在其中,不怕失败,十分喜欢“玩”这些教材。

学生透过strawbees学习,不断尝试。

游戏学习合二为一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家和科学家,在大自然和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学习的机会,他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体验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继而观察及反复探索。

高班设计以“公园”为主题活动,包涵了不少 STEM 学习元素,他们需要共同设计一个理想的公园。从讨论中,个别学生各有不同的想法,其中一组先以不同斜度的物品设计滑梯,并比较不同形状物体在滑梯上滑落的情况。在实验过程中,一名学生说:“我见过有些滑梯不是平滑的,可以用好多圈圈整出来。”及后他们便收集了多个纸筒,穿在木条子上逐一排列,模仿滑轮滚动。

活动中,学生们学会探索和了解不同材料的属性,这属于物理科学的范畴,亦融入了数学概念,如形状、测量大小和高度等。而在工程范畴,他们可以用不同材料和工具来解决建构问题。

学校亦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体验科学、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例如从生活中接触到的天气变化、衣食住行、一草一木,以至科技产品运用,都可探索科学,体验STEM精神。自从有这些体验后,家长表示子女回家后,亦开始懂得从日常生活中尝试一些科学小实验,又会多发问一些科学相关的问题。

利用水杯进行探索科学活动
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亲子STEM 鼓励家校合作

为让家长了解STEM教育如何协助子女提升解决难题能力、启发思维,在启动STEM课程前,幼稚园特别为家长举办相关的体验活动,让他们了解幼稚园STEM课程内容,一起拥有共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乐善堂梁泳钊幼稚园会继续与时并进,引入更多不同教材,提高教学质素,期望小朋友在关爱的环境下,增强自信,积极愉快地学习和成长,为将来升学作好准备。

乐善堂梁泳钊幼稚园
地址:沙田大围美城苑晖城阁地下
联络电话:2697 0877

如欲捐款支持九龙乐善堂,可按以下连结:

https://www.loksintong.org/online-donation

了解更多乐善堂服务:https://www.loksintong.org/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