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有法】免费跟催眠治疗师学放空 训练专注力踢走负能量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小孩应是天真烂漫,毫无压力。但其实小孩的内心比大人敏锐得多,各种小事都会让他们造成复杂的情绪。当心底的负面情绪未得到抒解,便会转变各种顽皮的行为,甚至变成情绪病。由ohmykids与催眠治疗师谢稀如(Michelle)举行的“空白一片”活动将在2月23日在西九自由约举行,Michelle会带领小孩放空思绪,学习理解情绪从何而来,借此训练专注力。摄影:黄宝莹

Michelle(白衣)示范动态静心。

头顶蓝天白云,地上的干草刺着脚板,在这舒服的天气下,Michelle带领我们一起体验何谓空白一片。

“现在幻想你是一只狮子!”说罢大家随即举起双手扮作爪子大叫,抓起头摸仿狮子蓬松的毛发。“现在变成一只小鸟,在四围飞翔。”接着,大家又变成鱼、海星,施展浑身解数做出奔放或缓慢的动作,从动至静,最后化成一棵树静下心来,又盘腿坐下来感受自己,感受四周空气的流动、阳光的热力。“现在,给自己一个拥抱。”

藉著模仿狮子的动作,宣泄体内的负能量。

“成人和小孩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成人专注力较高,可以直接进行静态静心(盘坐冥想)。而小孩则需要从动态静心开始(模仿动物)。当压力积聚,负能量在体内蠢蠢欲动,小孩便会坐立不安。而空白一片能帮助能量从头脑带到底部扎根,例如透过模仿狮子动作,藉耗用能量来释放情绪,当放下负能量来,内心不再悸动,便能安坐下来进行其他工作。”

年纪小小的小孩,又怎会有这么多负能量呢?Michelle反问:“他们真的毫无压力吗?”

“成人常以为小孩天真烂漫,无甚烦恼,其实不只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因着各种人和事亦会产生各种复杂的情绪。”当小孩不懂形容复杂的心情,便以行动抒发,发脾气、胡乱掉东西、与他人抗衡,可能便正在宣泄心情。”

空白一片是冥想的一种,但并不是真的脑海一片空白,而是专注在一点之上,可以是呼吸,或身体的感受,并从觉察身体中训练专注力;从理解情绪转化为慈悲心。
催眠治疗师谢稀如

Michelle在成为催眠师后,遇上很多需要帮助的个案,拒学症、抑郁症、恐慌症……面对这些疑难杂症,Michelle说最重要的回到个案的日常生活:“很多小孩的问题都是来自来他们的原生家庭,很多父母对我说‘我个仔有问题,不如你帮我搞搞佢’,我会说‘不如先处理自己’。”

在数年的临床经验中,Michelle看到许多家长都不懂得表达爱,甚至以错误的方式表达爱:“小孩不会过滤成人的说话,成人一句无心的责骂如‘你蠢过只猪’、‘生旧叉烧好过生你’,都会在潜意识植根,认为自己真的毫无存在价值。”

Michelle(白衣)在2012年成为临床催眠治疗师,求助个案包括成人和儿童。

或许这就是童年阴影,但阴影并不会随成长而消散,反而会随年月而变成魔网,牢牢的包围每个人。过去一位13岁的女生,在小学六年级时突然因各种病而不能上学。在Michelle的观察下,发现她的病并不在身体,而在心底。“原来她的父母在5岁时便分开,父亲长久的缺席让她以为并不需要父爱;而姐姐又患有抑郁症,当成人放较多时间在姐姐身上,令她缺乏照顾,她便觉得不被爱。”Michelle先鼓励妈妈与前夫重新沟通,并让父女见面。Michelle又让女孩在放空催眠过程中,在心底表达对爸爸的感受,例如挂念、生气。

当母亲放下对前夫愤怒和怨恨,女儿重新与父亲沟通,这一家庭重新得到凝聚,Michelle说重点不在宽恕前夫,而是宽恕自己,让自己走向更好的生活:“一个人疗愈,亦是疗愈整个家庭。”

(受访者提供照片)

西九“自由约”“空白一片”日期:2月12日(星期日)地点:西九苗圃公园中央草坪时间:15:25-15:45 / 16:40-17:00 (共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