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怎么了?成语故事没告诉你的黑暗结局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出自《西京杂记》,无论身处多恶劣的环境,仍勤奋刻苦念书的精神,成为后世家长、教师提倡的模范。
然而,教科书只提到了匡衡年轻时候刻苦向学的故事,而没有谈到后续,长大后的他仕途顺利,有一天却……
成语故事没告诉你的结局 “凿壁偷光”的勤奋小孩后来怎么了?(点图放大阅读)▼▼▼
凿壁偷光只为了读书,刻苦精神为后世提倡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叫匡衡,虽然家里连灯油都买不起,但是热爱读书的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为了在晚上也能阅读,他偷偷在邻居家的墙壁上凿出一个小洞,透过小孔中微弱的烛光读书。隔壁邻居发现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偷光”行径,还被匡衡刻苦向学的精神感动。长大后的匡衡虽然饱读诗书,但是他的仕途一开始并不顺利,前后考了数次国家考试都落榜,所幸最后还是顺利通过,被任命为平原文学掾。因为匡衡长年专研《诗经》,不少学者向皇帝推荐,认为应该将他调往京城任职,然而当时的皇帝汉宣帝不太喜欢启用儒家子弟,于是匡衡只好继续留在地方任官,但也是因为学者的推崇,让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注意到他。
深受汉元帝重用,官路平步青云
汉元帝即位后,匡衡深受重用,被任命为郎中、博士、给事中。匡衡也不负皇帝的期许,多次上书提供治国方略,与元帝讨论国家大事。有一次,京城长安发生日蚀、地震等天灾,匡衡趁机提出建言,他劝元帝应该“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简单来说,就是希望皇帝不要挥霍无度,应该修整考试与内外制度,远离小人佞臣,予以温良之人朝廷重任,也因此深受汉元帝的信任,任命他代理丞相之职,更被封为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在朝中的地位一跃而上。
【延伸阅读】汉成帝情迷赵飞燕姊妹 传说不惜“杀子悦美人”手刃继嗣(点图放大阅读)▼▼▼
向新皇帝弹劾奸臣,反遭他人打脸
汉元帝驾崩后,成帝即位,当时匡衡与御史大夫甄谭上奏弹劾宦官石显,因为石显在元帝的庇荫下时常胡作非为,许多臣子都畏惧他,匡衡与其他文臣向新上任的皇帝告状,细数石显过去的恶行恶状。然而,当匡衡等人上奏皇帝时,司隶校尉王尊却出来打脸他们,王尊告诉成帝:“匡衡、甄谭过去担任朝中要职,明知道石显等人独断专权,但他们不适时向元帝禀报,反而隐匿奸臣、欺瞒皇上,没有尽到辅佐朝政的职责。上奏弹劾石显,又不陈述自己对皇上不忠之罪,反倒张扬先帝任用颠覆国家的坏人之过错,犯下了不守臣道的罪。”匡衡被告状后上书认罪,请求告老还乡,仁慈汉成帝原谅了他,并认为匡衡是被司隶校尉王尊诋毁,皇帝还安慰道:“只要礼节道义没有过错,为什么要担忧别人的议论呢?”匡衡又重新负责朝政事务。虽然汉成帝认为匡衡无罪,不过朝廷多半的官员反而站在王尊这一边,认为匡衡的品行有问题,匡衡因此忐忑不安,每次遇到天灾人祸时,马上就上书希望告老还乡,但屡次被皇上慰留下来。
儿子被捕入狱,匡衡“私占土地”遭弹劾
好景不常,匡衡的儿子匡昌在担任越骑校尉一职时,因为酒醉杀人被捕入狱,手下部将、家人妄想劫狱引起不少动乱,匡衡自知性命难保马上向皇帝请罪。成帝起初原谅了他,但是后续不断有臣子弹劾匡衡“专地盗土”,他们告诉皇帝匡衡是伪君子,私底下盗用了国家土地,匡衡的封地经丈量以后,发现土地面积居然比当初皇帝赏赐的还要多更多!事迹败露后,匡衡被成帝贬为庶民、不得任用,不过皇帝念他过去对国家贡献良多,没有加重处罚。年轻时凿壁偷光的匡衡一直是教育人士提倡的模范学子,然而偷偷盗用土地的他也终有恶有恶报的一天。虽然后世仍多认为匡衡是刚正不阿、直言进谏的忠臣,不过他晚年被揭发是“专地盗土”的贪官,仍在正面形象上留下一大污点。
【延伸阅读】北齐6个皇帝个个变态 有人爱露体有人斩爱妃头颅抱怀中(点击放大阅读)▼▼▼
【本文经《风传媒》授权转载,原文:小时“凿壁偷光”刻苦读书的匡衡,长大后怎么了?揭课本不敢提的模范学子暗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