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鸡”走入中大想揾人黐 鸡主题藏品展免费有得睇
尚有不足两星期就踏入鸡年,中文大学文物馆现正举办以鸡年做主题的“鸡年贺岁展:百鸟迎春”,有53组以百鸟为主题的画作及艺术收藏品展出,藏品远至汉代。揶揄他人“一味靠黐”,会说其是一只“波罗鸡”。这鸡与菠萝无关,其实只是广东波罗乡居民所制的纸彩鸡,本用作辟邪及祈福等,只是后来演变成贬义语。展览中就有一幅彩色纸本纸彩鸡,展示数十年前波罗鸡本是节庆品。
部分展品可追溯至汉代
展览由即日起至3月5日于中大举行,53组百鸟主题画作及艺术收藏品,部分为本地收藏家私人收藏,颇为珍贵。
部分展品可追溯至汉代时期,也有现代书画器物。中大助理研究主任(器物)及展览策展人王冠宇表示,鸡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鸟,华人喜庆时亦以鸟类为图案,加上雄鸡报晓有驱除黑暗、带来光明意思,以“百鸟”为题别有意义。
广东人所讲的波罗鸡,原自“波罗乡人制作的纸彩鸡”,在纸品、竹及鸡毛贴在纸彩鸡上,有辟邪、化病及祈福的意思。惟歇后语兴起,演化成有贬意意思“一味靠黐”。
展览中有画家叶因泉于1949年战后所创作的彩色纸本“纸彩鸡”,带有思乡及喜迎和平的意味。叶以讽刺漫画名声鹊起,纸卡绘用色浓烈,造型真实充满节庆色彩。
“岭南三岭”之一的知名岭南画派画家高剑文,于早期拜居同门学长伍德彜为师期间的作品“牡丹鸡石图轴”,也可在展览中看到。中大文物馆助理研究主任(书画)陈冠男表示,作品虽无说明含义,但绘画中的石块向来喻意吉祥、以及绘有富贵意思的牡丹花,加上三只公鸡站到高处有时俯视天地,有报晓之意而令人感受到吉祥之意。
由于明世宗嘉靖皇帝笃信道教,不少官民窑瓷有强烈的道教味道,展出的“青花云鹤文字铭盘”上云鹤纹样有长寿之意,当时亦发行到欧洲等地。王表示,首次在欧洲接触该作品时,该作品有破损而看不清当中文字,来到香港再与它“重聚”,发现盘上原来写上“覃膺景福”四字,解答了当年迷思,别有印象。
清朝同治年代的“黄地粉彩喜鹊梅纹碗”为当年皇帝大婚时依照内务府或中央官府颁发的官样生产御用瓷器。碗上印有梅花图案及喜鹊造型,并以皇帝御用的黄色作底色,喻意帝皇大婚之喜。
拍卖行早前卖出的明朝成化年间制品“斗彩鸡缸杯”,曾以高达2亿元成交。今次展览也有展出,但非明朝古董,而是清朝雍正年间仿制品,造型、大小与明朝制品相若,惟公鸡尾部的黑彩是成化原件没有的。
“百鸟迎春:鸡年贺岁展”展览详情:展览日期:即日至3月5日地点: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展厅2开放时间:星期一、二、三、五、六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星期日下午1时至5时休馆时间:逢星期四及1月27至31日(年卅十至初四)查询电话:3943 7416入场费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