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由住板间房到进军礼宾府 仕途两度“转线”铺排今日攀峰之路

撰文: 梁嘉瑜
出版:更新: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今日(1月12日)正式请辞。林郑月娥现年59岁,出身基层,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女”,由小学到中学一直考第一,只尝过一次考第四的滋味。在大学时代,她自言与民主党李永达、单仲偕是“一伙人”,参加过社运,并视之为“污点”。大学毕业后,她走入政府,成为政务主任,及后出任副库务司、社会褔利署署长、发展局局长等官职,民望高企。在2012年,“好打得”的她本来自言“差唔多够钟”,暗示不会继续效力政府,最终却在丈夫游说及支持下,改变初衷,留在香港出任政务司司长。四年后的今日,她再上演“华丽转身”,在梁振英宣布放弃竞逐连任后改变心意,宣布参选特首。

林郑月娥出身基层,但自读书年代起,已是“天之骄女”。(资料图片)

林郑月娥小时候住在旧式唐楼板间房,居住环境与现时人称“港式贫民窟”的㓥房没有太大差别,可谓出身卑微,父母亦无受过太多教育,在五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从小学开始,她便年年考第一,只在某次期中考考了第四。她接受电台访问时透露,事件令她深感挫折而大哭。除了成绩优异,林郑在学校亦是“天之骄女”,曾任中学的总领袖生(Head Girl)。

不过,乖孩子亦有躁动的青春。在大学时期,林郑与民主党李永达、单仲偕参与学生运动,在政总外请愿,又组织了港大第一个到清华大学的交流团。她曾表示,这是她的两个“污点”,所以当年报考政务主任时,从未想过会获聘。

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左)和社会褔利署署长林郑月娥(右)探访单亲人士。(政府新闻处图片)

走入政府后,林郑月娥官途平步青云,曾服务多个决策局和部门,并两度获派参与特别职务,分别负责选举事务和证券巿场的工作。在90年代,她调任财政科,当首席助理库务司,及后升为副库务司 (后改称库务局副局长),负责财政预算规划、开支管制和政府基本工程计划。据悉,林郑在担任副库务司时,向传媒简介财政预算案从来无须带文件,便能如数家珍地回应所有记者的提问,有一次甚至跌伤手都出席,十分“博杀”。

在库务局工作近7年后,她在00年8月接掌社会福利署署长一职,管理占当时政府开支约 300 亿港元的福利计划,并把政府对社褔机构的资助改成“一笔过拨款”,引起争议。这政策被指打击了社工的职业保障,亦影响了社褔服务,至今不少社工对此仍颇有保留。

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当发展局局长时,在四川省考察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特区政府援建的项目,并主持了卧龙小学的“香港特区援建标志牌”揭牌仪式。(政府新闻纲图片)

在07年,林郑离开公务员队伍,官拜发展局局长,处理了多项具争议性事件,包括重置皇后码头、马头围道唐楼倒塌事件及处理新界村屋僭建事件等。在重置皇后码头一役,大批保育人士占据了码头,但林郑却亲临示威区的论坛,跟保育人士就码头去留展开舌战,因此获得了“好打得”之名。

5年后,乡事派人士在新界村屋僭建风波中,扬言不惜流血抗争,促当局考虑以某种条件,特赦现有村屋僭建物,但林郑却“企硬”绝不特赦。这些进取的表现令她硬朗形象进一步巩固,她的民望亦长期高踞上届官员之首。

退任局长在即,林郑月娥曾以“差唔多够钟”暗示不会继续效力政府,当时政界都以为她会离开官场,岂料半年后,她却以大热之姿出任政务司司长。她解释,原本打算离开官场,但在丈夫强力游说下,才接受梁振英的邀请。不管如何,她这次仕途“转线”,铺下今日逐鹿特首之路。

在2014年处理政改方案时,林郑代表政府进行咨询,并与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合称“政改三人组”,硬推政改的她,民望大不如前。(政府新闻纲图片)

上任政务司司长不久,林郑便因国教风波,为教育局局长吴克俭“拆弹”的强悍表现,得到了一个新别号。当时,林郑回应了大部分提问,而吴则全程躲在她身后,自此林郑便被称为“奶妈”。当时她在接受传媒访问期间,被问到国教争议消耗了其高民望时,曾经一度感触哽咽,表示自己作为上届政府当中民望较高的官员,如果选择“跳船”离弃新政府,就是“对唔住香港市民”,她又自言,“某程度上,我将我的诚信、公信力,押注在这个特区政府,我个人受批评并不重要,但我真的希望5年后的香港,是一个更好的香港。”

不过,因著现届政府面对的争议问题接踵而来,“好打得”林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拆弹”后,民望亦随之不断滑落。在2014年处理政改方案时,林郑代表政府进行咨询,并与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合称“政改三人组”。在占领运动其间,林郑保持一贯强硬作风,以学联重提要求人大常委会撤回政改决定和争取公民提名,并发起不合作运动,动摇了政府及学生双方的对话基础为由,突然搁置对话,被批政府根本无诚意对话。在争取政改通过期间,泛民又批评林郑月娥口口声声为市民利益工作,但无将市民意见纳入方案。

在翌年,立法会否决了以《权力及特权条例》调查铅水事件后,她又扬言“官到无求胆自大”,指铅水问题被泛民政治化,斥有人在公开场合逼官员“饮铅水”是侮辱,惹火言论引来了极大争议。

林郑月娥在去周五立法会上也不得不认,没有经过招标的直接委任乃“比较特殊做法”,为西九故宫事件“拆弹”。(资料图片)

在梁振英宣布放弃竞逐连任前,林郑月娥曾多次公开表明不会参选下届特首选战,自己将会退休,又呼吁外界不要再游说她继续做下去。然而,当梁放弃连任后,她即改口说“不得不考虑重新参选”,这是她第二次推翻自己退休的“预告”,更上层楼的野心亦更呼之欲出。

正当林郑部署竞逐特首之际,身兼西九管理局主席的她上月宣布在西九文化区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引起轩然大波。林郑在与北京当局商讨合作长达一年期间,做到“滴水不漏”,直到与北京故宫签订合作《备忘录》,公众才被通知西九原订兴建大型表演场地的用地,会改为兴建静态的故宫博物馆。民主派抨击政府事前无咨询就下决定,可能违反《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条例》,令她立刻要立法会内会解画,又特别开记者会“拆弹”,惟一切争议至今仍未平息,成为辞官选特首前的最后一个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