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人语】精英赛小篮球员 少年人大责任
2016-17 学界篮球精英赛于上月中旬举行,经过连日来的分组赛及淘汰赛,男、女子各方4强终于诞生。精英赛这个舞台,对于中学生而言就像“全国大赛”,每区学校精锐尽出。记得上回《动感人语》人物伍家谦说过:“我们要承认一生中,输总比赢多,但无数次失败可导致一次胜利。”以下两名小球员,虽然所代表的学校在该赛事中双双八强止步,但二人表现悦目,他们从篮球上学懂了什么呢?摄影:吴钟坤
张文浩,赛马会体艺中学就读中五,兼任篮球队队长。今年连续第二届带领球队晋身学界篮球精英赛。去年于12强止步,他直言今年不要原地踏步,欲求冲击更高名次,结果球队跃升一级以八强成绩完成赛事,在最后一仗告负裘锦秋(葵涌)中学,他坦言:“那场学到的,是球队要尽快入局,虽然我们已经比他们提早热身,但球队始终缺乏大赛经验,队友未能适应众多观众,导致入局较慢。另外,要尽快适应球证的裁判尺度,我于首节已获三犯,第二节更获四犯。”
张文浩谈到代表体艺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年沙西区决赛。“因为赛期碰上考试,学校便向学体会申请改期,改至考试前举行。”正因如此,他校并没有师生前来支持,相反,对方乐道中学拥有众多支持者前来呐喊助威。“记得赛事非常紧凑,我被对手“冻结”着,球队一直未能得分,而分数一直落后,当时我感到很无助,教练把我收归后备时,我忍不了泪水。其后得到队友的鼓励,再次上阵协助球队反胜夺标。”
从中一起加入篮球队,身上肩负着“体艺”五年,这两个字对他来说又是什么?“是我篮球的开始。五年来跟随过不少教练,他们教晓我很多篮球技巧和智慧,由一个不懂篮球的小子,到我有大赛经验,学懂在场上控制节奏,体艺对我来说是一个故乡。”他形容。“得到老师的支持,令我非常感动。因为这才是体艺的性格,不应该只有学业而埋没了体育风气,两者可以并存的,我们还保持着师兄、师姐留下来“体艺人”那团火。”张文浩说到他朝毕业,最不舍的除了队友和老师,一定是学校黄昏的美景。“每次练习后,对着城门河,望着长长的桥,那片黄昏的景色是最难忘的。”
黄冠源,圣若瑟英文中学就读中六,司职控球后卫。首次代表学校出战精英赛,却协助球队于第一阶段分组赛三战全胜,在第二阶段仅负男拔萃晋身八强,最后以两分之微告负张振兴无缘晋级。黄冠源以“刺激”形容今次精英赛,“一开始比赛以平常心面对,没有什么压力,做好自己,走得几远便几远。我们从D2冠军来到今次面对全港不同的强队,如可立、方润华等,大开眼界。”
黄冠源忆述八强赛事:“赛前我们觉得有信心,可能有点轻敌,初段表现欠佳。往后曾经反超前,但我队只有5名主力,体能下降之下无力挽回,体能是我们要改善的地方。落败后有点遗憾,但仍然很高兴。”面对着强队心态,他们以什么心态应战呢?“面对拔萃可谓遇强愈强。强队也不一定会赢,所以我们更要打好自己,也有可能击败他们。篮球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可能我们五个团结多一点,当我们发挥超水准,而他们未能发挥预期实力,便有机会吧。”
今年即将毕业,黄冠源与队友由中一并肩作战至今,他谈到这班“兄弟帮”曾经反目。“那年中四,大家认为自己能力有所提升,继而开始“独食”。直至去年的学界马拉松赛事晋身4强,我们发现球队原来有实力的,便和好如初,变得更团结,场上一条心。”黄冠源形容篮球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因为我没有什么嗜好,篮球改变我很多,是刻苦的态度。我的身高已经输蚀,便要更勤力练习。中四那年暑假,自觉实力未够便每天练习,向甲一球员取经,学习组织、决策、传球等,直至中五上学期感受到改变,队友也开始信任我。”
圣若瑟对他而言,是一家人。“比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学校。学校愿意花时间支持我们,这是很重要。因为听到他们打气,令我们在疲累的时候也能撑下去。”他提到校长每场精英赛也来支持他们,这是甚大的鼓励。“精英赛是一个很好的舞台,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和球队的实力。代表学校最后一年,我们还想在大赛中夺标。”
一众小球员一场又一场为学校披甲拼搏,这是对学校爱的表现,也是体育的魅力。有时候年纪愈大会发现,努力和成果不一定成正比。可是这班小伙子提醒了大家一些遗忘的态度:学习落败,学习相处,学习遇强愈强,学习为团队而不为己,感受归属感。他们的经历看似小故事,对他们来说可是毕生的回忆,是成长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