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就是选举?美国与民主的距离

撰文: 陈糸
出版:更新:

5月27日立法会三读通过《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香港选举制度迎来大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随即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指摘中国政府持续打压香港民主制度,剥夺港人政治权利,刚订立的新措施严重妨碍港人有效政治参与。当中的意思清晰不过—选举与民主息息相关,减低大众的选举参与度就是破坏民主了。但可曾想过,民主和选举其实毫无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王绍光著有《袪魅与超越:反思民主、自由、平等、公民社会》(2010),内里关于民主的观点更早见于他的前著《民主四讲》(2008)。王绍光强烈主张实行真正民主,两书反复讲述一个故事:民主和选举无关。两者不单无关,选举甚至是反民主的。

民主产生于二千五百年前的希腊雅典,及后被废弃,经历二千三百年的空白,期间没国家提倡民主方法。至十九世纪,社会主流仍然排斥民主体制,民主兴起是很晚近的事情。何以民主在二十世纪会被广泛接受?王绍光的答案是:因为现代民主根本就是假货。

至十九世纪,社会主流仍然排斥民主体制,民主兴起是很晚近的事情。何以民主在二十世纪会被广泛接受?王绍光的答案是:因为现代民主根本就是假货。(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反民主先声至少可追溯至苏格拉底,后继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没一个对民主怀有好感。民主的要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亲自管理。知识份子反对民主,认为将权力交予未受教育的群众做法不智。民主是暴民当政、流氓政治、无政府状态的代词。过去或出现过思想异动,但反民主的想法一直延续至十九世纪。

其时资产阶级对民主仍然十分抗拒,唯恐民主崛起会危及私产。但一些敏锐的知识份子见群众人多势大,预料民主大潮终究难挡,为保权位,就对民主进行若干改造,直白点,就是对民主进行制约,将之变成有限民主,美其名曰“最小政府”。所谓“有限政府”,就是为“公权”划界,强调私人领域不容政府侵犯。其时英国思想家穆勒(John Stuart Mill) 高扬自由主义,祭起宪政民主的大旗。

人人皆知,宪法用来约束政府行为,以保个人权利。但想深一层,也只有在民主时代才会格外强调宪法,也就是说,宪法的对象其实是“民选政府”,不论政府挟几多民意,个人权利不容侵犯。最重要的个人权利是啥?就是私产权。哪些人拥有私产?就是资产阶级。依此,宪法的主要受惠者其实是富人而非大众。王绍光毫不讳言:宪政主义本质是反民主的。

上文节录自第270期《香港01》周报(2021年6月21日)《民主就是选举?美国与民主的距离》。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70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封面报道】“尖端科技”划入国策 如何借势打造世界新矽谷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香港人能视而不见?

神舟十二号载人升空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站

手作之魅:兴趣化成生意 产业链渐成形

让玩家“管治世界” 区块链颠覆传统游戏模式?

把搜寻变成对话 语言AI恐承袭人类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