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长者喝高粱?绿营平民喝啤酒? 台调查揭酒桌上的台湾政坛

撰文: 卫城
出版:更新:

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一项线上问卷调查,其Pollcracy Lab 线上调查实验室实际访问完成2,089 个有效样本,针对了疫情期间蔡英文政府与官员的施政作为、疫情对家庭经济影响,乃至支持普筛与否,以及个人对于施打“中国疫苗”、由上海复星代理BNT疫苗的施打意愿等进行了多项调查,整份调查报告长达109页。
有趣的是,在问卷最后,一则天外飞来一笔提问“请问您最常喝什么酒?”,竟意外反映了民进党、国民党、民众党、时代力量等台湾主要政党支持者的属性样貌。

关于台湾人最常喝的酒品项目,该问题提示了包含啤酒、红白葡萄酒、威士忌、高粱、白兰地、花式调酒(含水果酒、梅酒)、清酒(含烧酒、小米酒),以及药酒补酒等选项,结果显示,啤酒勇冠各政党支持者与中立选民的喜爱,取得了近半与过半常喝的首选酒品;而红白葡萄酒、威士忌受蓝绿两党和民众党支持者的喜好程度相差不多,至于高粱和花式调酒则各自异军突起,分别受到国民党与时代力量支持者的特别青睐。剩下的白兰地、清酒与药酒在有限的样本调查中,皆占据不到1%敬陪末座。

台湾政大选研中心长年进行台湾各式政治民调,最新一份报告包含以“最常喝的酒”为题,为各政党支持者的“嗜酒性”划出了难得可见的分类。(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COVID-19互联网调查资料报告)

饮酒人的政治调查

酒文化,即是酒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流通产生的一个文化现象,古今中外皆然,对不同种族、相异族群阶层,以致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意义——经常性重复的行为,隐藏在口腹之欲底下,都存在着不同身份间成就集体与进而分殊的条理。

以政大此回突如其来,以饮酒偏好对应个人政党支持为例,重点并不在于区分价格高下与品味优劣,而在于两点:支持者饮酒偏好与政党偏好的集体性代表了什么?又相异于其他政党,乃至于中立选民而言,此间相差的距离又具有多大的社会意义?

现代许多社交与宴会场合,都免不了饮酒助兴,回看人类历史,饮酒亦有其高雅的一面,无数诗作都与酒有关,就连使用的酒器(如青铜器)也被赋予政治与社会阶级的象征意义。注:饮酒过量,有害健康。(Gettyimages)

台湾政党政治明面上是民进党与国民党两大政党代表竞争,背后实际隐含着统独、认同、省籍、南北、阶级等各类分化的符码,就政治刻板的角度看,党外运动起家的民进党,其吸引的支持者多倾独、台湾本土认同强烈、闽南籍、政治势力强于南部,以及相对于资本家,而受蓝领阶级欢迎;另一方面,传统上,国民党则因国府播迁之故,有着浓厚的“外省味”、仕绅味,又过去长年执政掌握资源,资本统合的结果,以往以吸引资本阶级与现今所谓“小资”、求稳的中产阶级为主。

当然,随着晚近台湾政治发展,统独意向与世代价值渐进成为了划分蓝绿的新边界,中产阶级摆荡其中,致两大阵营分庭抗礼,但不容否认的是,不论是统独还是世代差,都与传统理解的两党支持组成存在一衣带水的连结。

啤酒俗民人人爱

首先就啤酒来说,从装罐到价格,从酒精浓度到饮用场所的普适门槛,啤酒无疑都是最亲民的一个选项,几可谓俗民,也最为大众。这反映在各政党支持者的回答中完全不让人意外,偏好度皆有近五成之谱,其中尤以接地、草根性强烈著称的时代力量(67.4%)与民进党(54.1%)支持者为盛。

精酿啤酒最早出现在1970年代,当时英美出现不少小型酿酒厂与家庭式酿酒厂,相较于产量多、规模大的大众啤酒品牌,这些小厂依照喜好,酿出气味与材料都别有风格的手工啤酒而受人喜爱,如今在两岸皆是流行。(GettyImages)

时代力量有够年轻

其次,在餐饮社交经验中,有着相对价格门槛的红白葡萄酒、威士忌、高粱等酒,唯有时代力量的支持者特别脱队于其他政党,答复最常喝红白葡萄酒的比例仅有13%,约略为其他政党支持者与中立者的一半,在更具成熟社交所使用的威士忌一项,仅有2.2%,为其他政党支持者与中立者的五分之一。反观时代力量在啤酒偏好之后,以花式调酒(17.4%)居次,这样的消费样态非常充分显示出一件事,时代力量的支持者有够年轻,同时也暗示着,时代力量的支持者可能也只有年轻人,有其局限性。

应运太阳花学运而起的时代力量,草创时期的党内骨干,多以彼时的学运参与者为主,相对其他政党,组成年轻也没有包袱,但后期流于议题炒作与缺少意识中心思想而日渐分崩离析。(多维新闻)

国民党“防老”是真的?

与此同时,高粱酒作为台湾知名的白酒,在普遍的作答中,两大绿营政党皆以不到1%的比例为其答复,而国民党异军突起有着10.3%的偏好度,而中立者则有4.7%。尽管类似于高粱的白酒(中国烧酒),如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安徽古井贡酒等,在中国大陆是十分普遍也经常喝的酒品,也不太具有饮用年龄上的差异,但在台湾的生活经验中,或因其香型口感,高粱酒多见于长辈的宴席间,而少见于年轻人间的日常餐饮。反映在政党政治现实,国民党近年不论由谁主掌党中央,始终都想要让党“年轻化”、告别“暮气沉沉”,此于高粱酒一项或见端倪。

2018年12月10日,世博会在中国吉林长春举办城市系列茅台酒。(VCG)

民众党“最中立”

最后,以台北市长柯文哲为领导中心的民众党亦有其独特之处,尽管民众党支持者在各酒项的偏好数值并不若国民党、时代力量于个别项上有着独秀的情况,但综合民众党每一项的调查结果,几乎最接近于无政党倾向的中立者答案。诸如啤酒项只差1.5%、红白葡萄酒项只差2.1%、高粱项只差2.3%,于年轻人最热衷的花式调酒项,更是只差0.1%。不在有暗示资本规模的阶层以及新老世代差异表现突出的民众党,各项普及且贴近于中立者的样态,无疑是柯文哲始终以“第三势力”自居、政治号召“不蓝不绿”的最佳结果。

台北市长柯文哲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但从政党发展的角度看,其创立的民众党是否能摆脱“一人政党”,依旧有待检证。(中央社)

尽管政治大学针对这份互联网问卷设计,明白揭示了访问对象系以政大选举研究中心历次电访案中汇集而成之受访者资料库为基础,并在电话访问当中,经询问是否参与互联网民意调查搜集而来,同时也不否认否愿意参与互联网调查则有其自愿性。但机构也引述过往研究发现,认为这种以电话调查搜集的受访者资料库,虽然各项特征仍和母体有差距,但整体偏误仍较全然的自愿样本来得小很多,依旧可被视为是“类概率样本”而有其参考性。

一如人类学经常的研究,诸如礼俗、烹饪、菜肴与阶级的讨论多有,一个社会出现的饮食消费差异,与他们的社会经济结构差异始终联系在一起,存在了文化,也揉杂了统治,政大选研中心这次调查了政党支持者最常喝什么酒,看似无厘头,实则体现了台湾酒桌上的政治与社会缩影而富有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