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九龙东收地 电脑再生工场“被迁出”恐停运

撰文: 邓丽婷
出版:更新:

“无理由阻住地球转”这句话,正好说出明爱电脑工场督导主任张振威面对工场将“被迁出”的无奈。无奈在,现址所在的九龙湾综合回收中心仅短期租用,去留决定权不在自己;无奈在于,回收中心早已纳入“起动九龙东”的规划范围,发展势在必行;无奈在于,“土地问题”增加觅址困难,只可慨叹发展与环保难以共存。

若工场明年二月底前仍未迁入新址,随时被迫停运。届时,每年将有约五千个家庭受影响,近十万件被淘汰的电脑产件或流落堆填区。

位于九龙湾的明爱电脑工场,即将被政府收回用地,督导主任张振威近日四出找寻新址。(邓丽婷摄)
张振威在颁奖礼上谈到工场或要结束,不禁落泪,林超英上前安慰。(林超英fb截图)

夺环保大奖背后 工场藏停运隐忧

上月的RoadShow“绿星级环保大奖”颁奖礼上,张振威连夺“绿星级环保大使”及“网上最喜爱绿星级环保有心人”两个大奖,表扬他与团队将数以十万计被遗弃的电脑起死回生,再以低至100元一套的价钱卖给弱势社群,每年惠及约有5,000个家庭,亦大大减轻堆填区负荷,为环保一直默默付出。

不过,得奖的风光背后,明爱电脑工场正面临设立15年以来最大的营运危机。

我们的社会能够提供一片土地,让既减少垃圾又帮助弱势社群的有心人继续作出贡献吗?
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
工场位于九龙湾中心地带,该地早被纳入规划发展。(邓丽婷摄)

张振威表示,工场于2006年从黄大仙搬入九龙湾综合回收中心,生产再生电脑的同时,亦见证周遭建筑如MegaBox、启德邮轮码头及“零碳天地”等落成,渐成地标,最后却成为发展洪流中的牺牲品。他解释,九龙湾综合回收中心将被政府收回用地,作为“起动九龙东”的规划发展,故工场不再获竞投现址的租用合约,最快需于明年二月底迁出。

工场每日回收的弃置电子产品多达8至10辆回收货车的载货量。(邓丽婷摄)

觅新址处处碰壁 闲置地审批关卡多

“发展合理,但有安置就最好。”张振威表示,去年已知悉这个坏消息,过去一年亦四出找寻合适的新址,奈何处处碰壁。他表示,政府每个部门的资讯透明度不同,往往在觅得合适的闲置地时,才获通知有某个政府部门已预留相关用地,就算找到可以用的闲置地,也要通过多重部门审批,甚至提交环评报告,需时一年以上,可谓“远水不能救近火”。

较早前有公司向工场捐出1,500部弃置电脑。(邓丽婷摄)

至于会否考虑进驻工厂大厦,张振威说:“(工场)每日都有十架、八架货车出入”,担心楼龄高的工厦未必可以负荷如此大的货流量,而楼龄低的工厦租金则未必是工场可以承担。他补充,工场回收所得的电脑大多来自中环、湾仔、观塘、九龙湾及油尖旺等市区,若贸然将工场搬至屯门、大埔等新界地区,将大大增加物流成本,并不符合成本效益。

福利机构甚少发展成可以有市场份额的社会企业。
明爱电脑工场督导主任张振威
工场维修可重用的弃置电脑,再转赠有需要家庭,不可重用的电脑拆件后卖给回收商,循环再造。(邓丽婷摄)

工场处理全港1/10弃置电脑

张振威称,工场由香港明爱自负盈亏营办,采用“官商民协作”的形式推行电脑回收项目,即是政府提供土地、商业公司捐出弃置电脑、弱势社群以廉价购入工场救回的重生电脑,若以回收货车的装载量估计,工场处理全港约十分之一的弃置电子产品。他不讳言:“福利机构甚少发展成可以有市场份额的社会企业”,指出前年三月至去年二月期间,工场回收88,000多件电脑及电脑周边商品,而以廉价购入重生电脑及使用维修服务的家庭就多达4,900多个。他坦言,若今年八月仍未觅到新址,“电脑再生计划”或要暂停,代表每年将有约5,000个家庭受影响,约9万件电子产品或流落堆填区。

环保署回复称,九龙湾废物转运站自2005年起暂停废物转运服务,由于其土地用途尚待规划,故署方在原址设立综合回收中心,容纳先导计划或短期回收项目。发言人表示,回收中心并非恒久设施,场内的环保项目只以短期合约或租约形式推展,包括明爱电脑工场。他表示,当环保署须交回土地后,有关用地将不会继续租出,强调署方一向支持明爱电脑工场的项目,并会在其觅地重置的过程提供支援。

回收中心现容纳电子产品、厨余等回收项目。(邓丽婷摄)

用地作综合商业发展 现有设施需搬迁​

发展局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回复称,废物回收中心和附近的政府设施自2012年起已纳入 “九龙湾行动区”,建议作综合性的商业发展。发言人表示,办事处现正进行《九龙湾行动区发展规划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拟备发展计划,并探讨如何配合相关部门搬迁行动区内现有政府设施,预期可于今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