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美国自相矛盾与不作为 是导致冲突的间接原因
联合国安理会5月17日召开会议讨论以巴冲突,但因美国的反对安理会无法发表联合声明,以联合国的声音要求双方停火。美国传统对以色列的支持,成为以巴最新一轮冲突的间接原因。
在1995年,美国通过一项法案,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但过去从未有总统愿意把美国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直至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年代。特朗普决定把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移至耶路撒冷,对以巴谈判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及犹太人视为圣城,也是解决以巴冲突中任何谈判的重要部分。对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人而言,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的控制是不可碰触的红线。
拜登(Joe Biden)当时批评特朗普的行为是短视,但他上任后并未有撤回有关决定。
在戈兰高地亦同样,以色列在1967年从叙利亚手中夺取了高地的控制权,被普遍视为非法侵占。但特朗普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更派谴特使访问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建立的殖民地艾瑞尔(Ariel)。
为感谢特朗普的支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特意把其中一个殖民区命名为“特朗普高地”。
拜登虽然曾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殖民区表达抗议,但未打算进一步采取有效行动阻止。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在2月表示,以色列对戈兰地区的控制“对以色列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拜登政府继承了过去对以色列支持的政策,白宫亦曾表示以巴问题并非美国外交的首要事项。华盛顿阿拉伯中心的学者穆纳耶尔(Yousef Munayyer)认为特朗普已基本破坏了解决双方冲突的两国方案,但批评拜登在事件上缺乏领导能力,无法扭转事态发展。
以巴冲突爆发后,美国虽然表明要求停火,请求中东盟邦介入调停。但面对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Hamas)的攻击,美国却称以色列有权行使自卫,被视为向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绿灯。
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联合声明,同时辩称“宁静而密集”的斡旋会更有效,白宫的外交明显出现自相矛盾的混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