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血库】新年捐血量大减 医生团队拍片出app盼“吸新血”

撰文: 张美兰
出版:更新:

“新正头”,街上一片喜庆红海。医院里那血淋淋的红,是生命之源。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为病人筹集一袋袋血包,一点一滴拯救生命。守护血库者,除了捐血市民,还有输血中心行政及医务总监李卓广医生。别人每日监察股市升跌,他最挂心却是血库存量。

李卓广在输血服务中心工作16年,笑言帮了人那份喜悦,非笔墨能够形容。(陈焯𪸩摄)

寒冬、假期捐血减

李卓广指出,农历新年假期的日子一般天气冷,市民或因病倒,需暂缓捐血,加上市民趁假期外游,以及新年后是中学考试季节,因此捐血人数较低。他说因中国传统观念,病人若非病情严重,大多会出院度岁,令需求减少,但难保突然有器官移植等大型手术,“需求难以控制”,为了供应足够血液,希望市民支持捐血。

行医25年的李卓广走到镜头前拍照,他笑言:“我们不做点事(宣传),捐血量明显会跌。”

医生呼吁更多年轻人踊跃支持捐血。(输血服务中心截图)

人口老化血液需求增加

输血服务中心每日期望有1100人捐血,以维持血液供应稳定。翻查过往10年农历年期间的捐血数据,除年初一所有捐血站休息,年初二及初三会有数个捐血站开放,但捐血量明显较少。

2006年至2015年间,年初二及三,平均仅262人及537人前往捐血。去年初二及初三,分别有347人及735人捐血,跟目标有大段距离,难怪李医生忧心。

近年血液需求趋增,2015年收集约26万包血液,创12年新高。不过,随着人口老化,长者及癌症病人增加等因素,血液需求也相应增加,预计血液需求量每年增长2%至3%。

不过他察觉到,近年年青人的捐血人数、占整体捐血者的比例亦有下降。据统计资料,16岁至20岁捐血者占整体捐血人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23%,下降至2014年的16%,跌幅显著。

即日起至2月14日,会向成功捐血的人士送赠“捐得是福”迷你全盒。送完即止。(陈焯𪸩摄)

创意构思“吸新血”

“有些事还未做到,未足够打动到年轻人。”李卓广当医生25年,其中在输血服务中心服务16个年头。为筹集多一滴血,李医生的团队想尽法宝,冀把捐血助人的讯息渗透每个阶层。输血中心制作过不少小礼物送赠捐血的市民,例如行李牌、手机套。近期趁农历年,设计迷你全盒。

为贴近潮流,输血服务中心设facebook专页,利用改图、短片,持续汇报血库存量,以便存量告急时一呼百应。李医生亦粉墨登场拍片。他明言推广捐血善举仍要多点创意。今年,输血中心计划开发手机App,“有捐血资讯、出push,让市民了解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