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之吻”丑到尽头便是型 官方禁建“骑呢”建筑注定失败?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近年来内地“丑”出国际的建筑物层出不穷,由钱币状大厦去到三尊福禄寿均为人“津津乐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文件,要求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禁建设“丑陋建筑”,这究竟能否扭转乾坤,一改神州大地的面容呢?

建筑畅言网选出2020年第十一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点图放大):

+18

规范建筑形态一事在世界各地并不罕见,欧洲许多城市就正正有各种风格规范,规范范畴远不止于密度及高度等标准。而在中国,如在西安、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区都有明确的建筑高度限制,而且还规定新建筑的风格需与古城风貌及环境相协调。

在苏州古城区里,清一色的白墙黑瓦房子令游人印象深刻,一走进去就闻到古书里江南的味道。由于这些地方原本已经存在一种备受认可的建筑美感,新建筑需遵循原来风格并无争议之处。此外,建筑高度及密度一类限制有客观标准,容易作出规范,这次发改委的文件称要“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也是非常合理。不过去到美丑这方面,又如何规管呢?

内地“丑”出国际的建筑物层出不穷(点图放大):

+2

有景区为爆红而建丑建筑

不少人会说建筑美丑并没有绝对标准,没有人会为了“要搞个丑东西”而建造新建筑。不过公共建筑领域的审美底线也是有迹可寻的,不然内地民间近年举办“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一类“选丑”活动,就不会引起广泛共鸣。简单而言,又“俗”又“土味”又“巨大”往往是这些丑陋建筑的共通点。

不过讽刺的是,的确有些又“俗”又“土味”又“巨大”的丑陋建筑偏偏受到另类民众的欢迎。例如重庆一个景区的“飞天之吻”就在抖音爆红,一方面网络声音大骂其“荒谬”和“丑陋”,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游客前往“朝圣”打卡。建设方深谙现代人的猎奇心理及网络生态,深知别具一格的丑态在今日更易爆红,故藉著游客“消费荒谬”的行为而获厚利。

重庆的“飞天之吻”在网上爆红,吸引大量游客打卡(点图放大):

+4

强力规管适得其反

如果由官方以强力方式介入新建筑的设计风格,又是否可以一了百了呢?例如直接由官方邀请建筑专家决定新建筑的“颜值”是否合格,以作为新建筑动工的条件。可以想像,所有又“俗”又“土味”又“巨大”的新建筑将会从此消失。

但是在官方强力介入之下,建设方往往会选取“最安全”的设计方案,从此新建筑的设计将会趋于类同。最终,内地城市为了整治商舖招牌而出现的统一“灵堂风”,恐怕会在建筑物上重演。

早前上海一条街道的招牌统一换成“灵堂风”(点图放大):

促进美学讨论 提升审美水平

归根究底,丑陋建筑大行其道还是与国民审美水平有关。若果市民嫌弃丑建筑而少去这些地方,游客也不专程到丑建筑打卡,按常理讲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类新建筑。美学复兴其实也应该是中华复兴的一部分,促进公众的美学讨论,在学校里加强美学教育,是长远使丑建筑消失的正途。

在短期来讲,地方政府在审批建筑方案时,特别是体育馆及博物馆一类公共建筑,最好可以引入多一些公众参与,简单如举办公众论坛讲解设计意念,以及举行网上投票选举,也可以大大促进公众的美学讨论,相信亦可避免奇葩建筑“横空出世”。

👇👇👇按图看内地15个黑人问号景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