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千吨塑胶医疗废物流入黑心工厂 制成餐具玩具 涉款4000万
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3个多月,侦破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其中1人被逮捕、2人被取保候审。当地警方透露,在事发现场查获13.5吨的医疗废物,经过查证,嫌疑人累积收购、转卖医疗废物达3000多吨,涉案金额高达4000多万元,部份废物更可能被制成餐具、玩具。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在进行其他相关活动时,所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和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与一般废物不同,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同位素等有害物质,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传播疾病。此外,这一类的废物容易遭法分子用作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二次危害。
废品收购站存大量医疗废物
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栖霞公安分局8月29日在燕子矶顾家村展开整治行动时,根据周边群众反映,发现顾家村1号废品收购站内,收购、储存了大量的医用输液袋、输液管、输液瓶等医疗废物。警方调查后发现,该废品收购站由南京康士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46岁的张某为法人代表,张某从南京多家医院回收一次性输液袋、输液瓶等塑料、玻璃制品后,再转手倒卖图利。
据当地警方透露,张某等犯罪嫌疑人于2012年初起,从南京数家医院,以每家每月8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回收医院每月多达十几吨含有针头、输液管的医疗废物。其后,雇工人再将医疗废物按一次性输液软袋、输液瓶和玻璃瓶等进行分类、压缩打包和制成塑胶颗粒,再出售至江苏宿迁、浙江等地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销售到全国塑胶制品厂家
专案组继续深入调查后发现,嫌疑人张某将回收分类后的一次性输液袋、瓶,转卖给56岁的宿迁人张某某,专案组随即在宿迁市将张某某抓获。据张某某交代,自2014年初以来,他以每吨2000元至2500元左右的价格,从南京的张某处收购一次性输液袋、瓶,然后再以每吨2200元至2800元左右的价格,转卖给生产塑胶颗粒的加工厂,加工厂会将输液袋、瓶加工成塑胶颗粒,再通过塑胶市场和网络销售,将塑胶颗粒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塑胶制品厂家。
据了解,制造医用一次性输液袋、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和聚乙烯,是制造塑胶产品的重要原料。医用输液袋、瓶在被分解成塑胶颗粒后,可以再次被黑心厂家利用,生产塑胶玩具和餐具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