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域现江豚尸体 腹部圆孔疑被鱼枪插入所致 专家称死因难证
近日,辽宁大连傅家庄海域上发现一具江豚尸体,其身上有4个圆孔,怀疑是被人用鱼枪插入所致。有专家介绍,从图片判断,死亡的江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东亚江豚,但暂未能判断其身体的圆孔是如何造成。
《极目新闻》报道,4月25日,辽东应急救援联盟蔚蓝蓝天救援队水域组队员,在大连傅家庄周边海域附近巡逻时,在距离岸边约一海里处的海面发现一具海洋生物尸体,目测长度为1.2米至1.5米,体重估计为150斤至200斤。由于尸体已经胀气,尾部等处可见腐烂迹象,队员判断该海洋生物已死亡一段时间。
水域组的队员介绍,该具海洋生物尸体的腹部有多个圆形孔洞,孔洞边缘异常光滑整齐,“如果是自然原因或与其他海洋生物搏斗造成的伤口,边缘不会如此规则”。
队员称,该尸体上有一个大洞和3个圆形小洞,大洞可能是被鱼或鸟类咬过造成,小洞则像被利器击穿,因此怀疑这些孔洞是非法潜水者使用鱼枪插入尸体造成。考虑到尸体已经膨胀,经过商量,救援队没有将尸体带上岸,让牠回归大自然。
从图片及影片判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郝玉江博士认为,该具海洋生物尸体疑似为东亚江豚。长期从事黄渤海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工作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李永涛博士,也认为该具尸体为东亚江豚。
李永涛称,东亚江豚目前是中国黄渤海近岸海域唯一可常年固定监测到的鲸类物种,目前尚不太好判断尸体上的圆孔是如何造成,“有可能是螺旋桨造成的,也可能是死后形成的”。
据介绍,江豚分为两个种,包括分布在印度洋和东南亚浅水区的印太江豚,与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温带水域的窄脊江豚。其中,窄脊江豚细分为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的长江江豚,以及分布于黄渤海、东海和日本海域的东亚江豚。
东亚江豚体型小、无背鳍、出水快、难以接近,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是评估其生活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完整性的重要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2021年,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东亚江豚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