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豆农千字文哀求:曾3次票投特朗普 请结束与中国的贸易战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编者按:中美贸易战近期不断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不断调高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中国最终以125%的关税反制。特朗普掀起的这一场“数字游戏”,对美国大豆农民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因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海外市场。仅2024年,超过一半的美国大豆出口就流向了中国。在现时的贸易战中,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农民都将损失惨重,吊诡的是,在去年的大选中,这一群体一面倒地支持特朗普让其再次当选。

来自肯塔基州(Kentucky)马格诺利亚(Magnolia),现年38岁的雷格兰(Caleb Ragland)就是这样一名大豆农民。他曾在2016年、2020年和2024年三次投票给特朗普。尽管如此,作为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他有责任代表全国五十万名大豆种植者,对关税将如何影响他和他的同业对外发声。译文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香港01观点。

我的家世代(九代农民)务农,最早可以追溯到1808年,当时我的曾曾曾曾祖父砍了一些树,建了一间小屋和牲畜棚,并种下了赖以生存的粮食。在我肯塔基州马格诺利亚的家中,我能看到他们的墓碑。我的祖父和父亲教我务农,现在我把这一传统传授给我的三个儿子,他们分别14岁、12岁和9岁。

上世纪80年代,我们那里的农民从养奶牛和种烟叶转到种大豆。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市场发生了变化,使得在更崎岖的土地上耕作成为可能,并且可以用农药除草又不伤庄稼。惟现在因为中美贸易战,我担心到2027年我们可能就面临倒闭。那些历史、传承、心血和汗水,都可能在一纸文书下化为乌有。

大豆堪称全球用途最广的作物之一,其用途多达数千种:可用于饲养牛群,转化为生物燃料和橡胶,甚至能提炼出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种子油。去年,大豆在我家乡肯塔基州的主要农作物中位居榜首。然而,在今年春天播种之际,我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确定性,十月收获时节,谁将购买我的农作物?

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本身是一名来自肯塔基州豆农的拉格兰(Caleb Ragland)近日以题为“我是一名投票给特朗普的大豆农民。我恳求总统结束贸易战。”(I’m a Soybean Farmer Who Voted for Trump. I’m Begging the President to End the Trade War)投书。(美国大豆协会网站)

大约30年前,美国跃居大豆生产国之首。彼时,中国正经历工业转型,人民生活日渐富裕,开始大量购买我们的大豆。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中国人对肉类的需求激增,为了喂养更多的家禽、牛和猪,大豆的需求也呈爆炸式增长。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使用70%的进口大豆喂养牲畜。

大豆种植全年无休。春天我们翻土播种,还要不停地除草。秋季收获后,我们把大豆装上半挂车,运送到河边或铁路站的“粮食处理商”,这些地方被称为“粮仓”。离我家最近的谷仓在100英里外的俄亥俄河畔。

部分大豆会被压碎,分离成豆粕和豆油。大约一半留在国内,卖给美国买家;另一半则装上驳船,顺密西西比河而下,再装船开始长达数月的环球航行。去年,美国出口的大豆52%销往中国,约五分之一运往欧盟,其余则销往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大豆价格约为每蒲式耳(bushel)10美元(约78港元),但仅仅三年前价格还是每蒲式耳17美元(约132港元)。

有人建议我们把所有大豆都卖到国内,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目前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翻一番。这显然不能一蹴而就,这意味着美国的家禽、牛肉和猪肉消费以及生物燃料生产都需要翻倍。

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本身是一名来自肯塔基州豆农的拉格兰(Caleb Ragland)近日以题为“我是一名投票给特朗普的大豆农民。我恳求总统结束贸易战。”(I’m a Soybean Farmer Who Voted for Trump. I’m Begging the President to End the Trade War)投书。(美国大豆协会网站)

和许多农民朋友一样,我在过去三次选举中都投票支持特朗普总统。他承诺为企业减税,并且在减少监管和削减政府开支方面有实际行动,这赢得了我的青睐。

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与中国谈判达成了一项利好农民的贸易协议。不过,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让它的效果大打折扣:拜登(Joe Biden)。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于2020年生效,但当特朗普输掉大选后,拜登总统拒绝执行该协议。

今日(4月10日)下午,特朗普总统宣布,对愿意进行谈判的国家,将暂停征收报复性关税。在我看来,这表明了总统的诚意。尽管对中国征收的125%关税依然有效,但特朗普明确表示:双方仍然可以坐到谈判桌前,达成一项对两国都有利的协议。

2025年4月2日,美国华盛顿白宫玫瑰园,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就“对等关税”发表讲话。(Reuters)

达成协议是当务之急。现时美国的农业经济比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要弱得多。第一次贸易战后,我们在中国市场丢失了近10%的份额,至今未能恢复。拜登政府既没有努力执行协议中的贸易目标,也没有推动美国农业利益的发展。再加上通货膨胀和生产成本的上升,让情况雪上加霜。如今,我们农民手头更紧,抗风险的能力也大不如前。

僵局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就越有可能将业务转向其他地方,比如巴西。巴西可以通过砍伐雨林和改造退化牧场,将多达7000万英亩的土地投入农业生产。目前,他们已经在着手进行这些工作,可能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完成。如果我是赌徒,我会押注巴西能更快地扩大土地和产量,这比我们大幅提升内需的速度要快得多。

许多美国农场都是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大型企业。土地、燃料、设备、存储、劳动力和保险的成本目前大约是每英亩600美元(约4656港元)。这代表对于一个拥有1000英亩土地的农场来说,种植作物的成本就高达60万美元(约466万港元)。大多数农民依赖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但风险增加也会导致利率上升。

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本身是一名来自肯塔基州豆农的拉格兰(Caleb Ragland)近日以题为“我是一名投票给特朗普的大豆农民。我恳求总统结束贸易战。”(I’m a Soybean Farmer Who Voted for Trump. I’m Begging the President to End the Trade War)投书。(网络图片)

作为美国五十万名大豆种植者中的一员,我也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我家的收入完全依赖于自家农场,同时还要养活三位全职员工的家庭。我的农场种植了1500英亩大豆。每英亩的成本是600美元(约4656港元),总成本达到90万美元(约698万港元)。但在当前环境下,每英亩只能带来500美元(约3880港元)的收入,这意味着总收入只有75万美元(约582万港元),亏损了15万美元(约116万港元)。

今年我们打算通过贷款来填补差额,勉强维持下去。但不是每个农民都有这么好的运气。我目睹了那些本就处境艰难的农民朋友被迫拍卖农场。有些人不得不宣告破产,沦为农场工人,勉强糊口。

大多数农民再也承受不起任何损失了。说到底,我们现在是花钱去工作,这意味着背负的债务要好多年才能还清,而且还得是好景气才行。

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主席,本身是一名来自肯塔基州豆农的拉格兰(Caleb Ragland)近日以题为“我是一名投票给特朗普的大豆农民。我恳求总统结束贸易战。”(I’m a Soybean Farmer Who Voted for Trump. I’m Begging the President to End the Trade War)投书。(美国大豆协会网站)

这不仅关乎农民的利益,也与每个美国人息息相关。

从种子和化肥零售商到帮助农民做出最佳财务决策的农学家,农业和食品工业提供了支撑着3400多万个美国就业职位,并为经济贡献了1.5万亿美元(约11.64万亿港元)。这些行业更是美国中部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商人,特朗普深知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当前与中国的贸易战,实则是对美国民生的一场豪赌,尤其是对农民而言,我们这些与土地和汗水相伴成长的人们,他们无法想像从事其他行业的生活。

总统先生,我希望您能听到我们的请求:请现在就与中国达成协议。

本文获《观察者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