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平衡披露ESG政策 推动香港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黎基雄、于承忠

随著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短期内公布物流业ESG路线图,协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很多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近年已积极推动及实践ESG。然而,对许多物流业中小企而言,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开展ESG,同时维持营运效益,仍然是一大挑战。最新研究显示,平衡的ESG披露策略不仅有助于维持客户关系的稳定性,更能为企业创造长远价值。

ESG披露平衡的重要性

最近,香港理工大学航运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相比单纯追求ESG评分的提升,企业更应该注重在环境(E)、社会(S)和管治(G)三个范畴的披露上取得平衡。研究指出,平衡的ESG披露对企业的资源投入、科技创新和讯息披露的可信度皆有正面影响。企业应避免过度专注单一ESG领域,以确保披露资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需同时把握AI技术去提升ESG管理效率。研究发现,那些能够在这三个方面取得平衡的企业,往往能够建立更稳定的客户关系网络,更能为企业创造长期价值。此外,当企业过分强调单一ESG范畴如环保或仅追求整体评分时,往往会导致资讯失真,增加漂绿(Greenwashing)的风险。这项发现对于香港众多依赖稳定客户关系的中小企具有重要启示。

环境保护(E):创新科技引领减碳之路

在减碳节能方面,香港物流业正积极采取多项创新措施。以现代货箱码头(MTL)为例,作为香港首家转用电力龙门架和车辆的码头营运商,公司更率先试用氢化植物油(HVO),展现其在环保方面的领导地位。MTL设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致力于2030年前将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减至零,并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航空领域,国泰航空通过推行“企业可持续航空燃油计划”,成为亚洲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油项目的开创者。此外,国泰航空与商界环保协会更牵头发起“香港可持续航空燃油联盟”,致力引领航空业减碳,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以至全球的可持续航空燃油中心。在海运领域,地中海航运(MSC)则透过创新船体设计、优化航线规划及探索清洁能源使用,全方位推进减碳工作。香港空运货站(Hactl)同样走在环保前沿,通过“绿色货站协议”(GTP)计划,以奖励的方式协助租户减少能源消耗。公司更与机管局和香港蚬壳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氢化植物油试点项目,预计可减少高达87%的温室气体排放。

社会责任(S):以人为本,回馈社区

在社会责任方面,香港物流企业展现了强烈的社会使命感。MTL积极融入葵青区社区,透过“现代货箱码头夏日运动站”支持青少年发展,并通过“学校起动计划”提升教育质素。Hactl则致力于创造共融的工作环境,与香港盲人辅导会合作,为员工提供按摩服务,并推出“Be My Buddy Buddy”计划,打造月经友善职场。

国泰航空在员工关怀方面同样表现出色,通过提供全面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支持员工职业发展。MSC则透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管治透明(G):强化ESG披露,提升营运效益

在公司治理方面,香港物流业企业普遍重视ESG资讯披露的平衡性。研究表明,平衡的ESG披露策略能够降低客户网络的不稳定性,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需要在环境、社会和管治三个范畴取得平衡,避免过分侧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领域。以国泰航空为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ESG管理框架,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企业策略决策过程。通过定期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向持份者展示公司在各个ESG范畴的进展。

未来发展方向

香港特区政府即将发布的物流业ESG路线图,将为业界提供清晰指引。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强调,政府将协助中小企按部就班实施ESG,提升香港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展望未来,香港物流业在ESG发展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然而,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香港物流业必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随著香港特区政府即将发布物流业ESG路线图,业界正迎来重要的转型机遇。我们建议,在政策层面上,需要建立统一的ESG披露标准,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援措施。在企业层面,则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ESG平衡策略,加强AI技术应用能力。在行业层面,更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最佳实践,推动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作者黎基雄讲座教授、于承忠博士分别是香港理工大学航运研究中心主任、顾问。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