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开启香港“十五五”新篇章的三个关键词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李家超18日向媒体公布,香港将于12月7日投票选出第八届立法会议员。新一届的立法会明年上任,如何协助特区政府把握好”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机遇,这是个值得全港市民关注的问题!

”十四五”规划至今年收官,香港却因为疫情、黑暴,未能演出应有身价。但在国家众多利好政策支持下,已经为“由治及兴”做好准备。”十五五”规划是香港新的历史起点,因为国家发展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全球形势也复杂多变,香港的未来之路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

香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笔者以为,有三个关键词值得香港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国际优势!

在规划”十五五”战略时,香港要思考如何更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实践路径,首先要考虑加速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推动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同时争取主动权。”北都”的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创新科技产业,符合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风向,善用香港的金融、科研优势,与深圳前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打造”南金融、北创科”的格局,香港可以逐步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从单一的金融中心向多元化经济体转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为大湾区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产业升级与培育”新质生产力”也是决定香港能否真正”由治及兴”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香港拥有世界百强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资源,在人工智慧(AI)、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更多领先成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通过与内地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突破前沿科研,并善用大湾区的生产能力完成科研成果转化。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香港在金融、法律、专业服务等传统优势,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绿色金融、Web3.0等新兴产业,吸引国际顶尖人才与资金流,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要巩固国际优势、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特在金融、科创、专业服务及文化领域发挥独特优势,实现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升级。特别是在文化领域,香港过往有很多成功案例,利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打造”文化+金融”模式,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贡献独特价值。

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投票年底进行,不仅是香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香港未来发展路径选择的关键节点。夏宝龙早前对媒体谈及对年底立法会选举,强调要让”有能者做议员”,显示国家期许新一届立法会议员要承担起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这不仅要有爱国立场,更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可以代表相关专业的能力,才可以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政策主张,为香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智慧。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