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面临财务困境 过去5年逾200间中国医院破产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据美媒近日报道,中国的公私营医院正在遭遇财务困难,过去五年内超过200家医院宣告破产,面临减薪和欠薪等问题,对医疗工作人员造成了冲击。专家更警告,未来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周五(21日)的报道中指出,中国的医院数量在过去20年内增长了两倍以上,私立医疗机构的增幅更高达八倍。许多医院为了扩张和服务更多患者而举债,但随著收入放缓,许多机构面临还款困难。

根据中国国家破产数据库,过去五年有超过200家医院宣告破产,这个数字远高于之前五年的7家,且几乎全部为私立医院。尽管截至2023年底,中国仍有近4万家医院,关闭的医院仅占少数,但独立分析师贺滨表示,这仅仅是开始,未来关闭的医院数量可能会增加。

报导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政府推动大规模检测,导致医院开支激增,但患者为了避免感染而减少就诊,医院收入大幅下降。疫情后,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进一步拖累了经济,民众因为要节省开支而推迟非紧急医疗,地方政府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1至2021年间,公立医院的债务几乎增加了四倍。许多医院因此出现停诊、减薪和拖欠薪水的情况,影响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生活。

2011至2021年间,公立医院的债务几乎增加了四倍。(VCG)

例如,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自去年11月以来开始清算资产,医务人员已被欠薪10个月,并被要求辞职。浙江省一位在公立医院工作的医生杨娜娜(音译)表示,她在工作12年来首次遭遇减薪,餐补和饮用水的供应也受到削减。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需要妥善解决长期债务问题。该委员会在去年6月发出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官员密切关注医疗机构的财务状况,包括收不抵支和拖欠薪酬等问题。

此外,中国正面临人口老化的挑战,这导致医疗费用增加,而缴纳医保的人数已连续四年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医院的财务困境。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刘军强估计,医保基金可能在未来十年内耗尽,并建议延迟退休年龄和控制医疗成本,政府已部分采纳这些建议。

根据曾在四川一家医院从事财务工作的官员表示,政府降低了医院的报销金额,这也是医院资金问题的一个原因。政府设立集中采购处方药的系统,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也引发了民众对药品品质的担忧。

面对这些挑战,患者们开始寻找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如社区诊所和远程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