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姑娘用大量女性下体雕塑做展览 男人扮看不见 女人全被触动
85后山东姑娘柳溪,从小生长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家庭,她拼命读书,终于在复读一年后,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尽管身处大城市,她还是时常感觉到无力和焦虑。2014年,她一个人跑到景德镇,租下了一栋毛坯房作为工作室,专心创作。她首先把妈妈的搓衣板,带到了《妈妈》系列的陶瓷创作当中;又大胆做出了与女性身体有关的系列作品,相继斩获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际大奖。
2019年,柳溪首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女性观众都很喜欢她的作品,许多男性观众却选择绕道走开。柳溪说:“老家的重男轻女现像还一直存在,女性的成长需要男性的合作,彼此尊重对方,才能共同去解决这个问题。”
按图欣赏柳溪的前卫作品及相关照片▼▼▼
自述:柳溪 撰文:陈稻稻 责编:邓凯蕾(一条)
我叫柳溪,1986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出生的时候,家人期待的是一个男生,看到是一个女生的时候,我妈妈当场就哭了。整个成长过程,我也能感受到各种不重视。小时候觉得,在山东,只有考学能改变一个女生的境遇。所以我拼命用功读书,甚至高三还复读了一年,最后才艰难地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到2010年,我在央美雕塑系念本科,来到了心心念念的一线大城市生活。
大学期间,画了很多插画,越来越发现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疗愈,能把自己从小到大遇到的痛苦、纠结的问题都阐述出来。刚毕业的时候,最直接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养活自己?我不善于社交,不像其他同学一样,能把自己的作品卖掉,拿到继续创作的资金。所以我先是教了两三年书,阶段性地搞搞创作。
之后,我大概参加了4个国际陶艺双年展。2015年,获得了西班牙埃尔文德雷利国际陶瓷双年展的金奖;2017年获得了葡萄牙阿威罗艺术陶瓷双年展的荣誉奖。这些奖项,给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和鼓励,觉得可以继续去创作。
一件搓衣板,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2015年,我回山东老家,看到墙角妈妈用过的搓衣板。当时感触很深,因为工作、生活离家特别远,见到妈妈的机会特别少。从小到大,每隔一个时间段,母亲的形像都是有变化的。上一次我回家,跟妈妈约在一个地方见面,她站在远处,我都没有把她认出来。当时心一颤,觉得妈妈在衰老、在变矮。
为何用搓衣板代表母亲?按图欣赏更多《妈妈》系列作品▼▼▼
女性自身就像宝藏:我们就是自己的神
2018年,我去印尼巴厘岛参加了一个驻地计划,发现当地的女性基本上都只是待在家里做一些劳作,没有机会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时,还有很多来自欧洲各国的女性艺术家,她们的创作非常大胆、自信。三十多岁了,却能放下工作,出来学陶瓷,每天享受生活、晒太阳,这跟当地女性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以大量女性下体雕塑做展览 男女反应大不同 点图了解更多《我们的神很了不起》系列作品▼▼▼
《2020》系列:我们如同苔藓一般依附于当下
每天都在看新闻,观察着周遭在发生些甚么事情,也焦虑甚么时候才能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四月隔离出来之后,正好是春天,万物开始发芽,当时看到绿色的叶子,格外欣喜,觉得特别有活力、生命力,于是就想为这个特别的一年做一组作品。
《2020》系列作品▼▼▼
景德镇最质朴的匠人 传授我最宝贵的经验
去年,我接到香港的一个酒店项目,制作两幅大的瓷板画,就在景德镇原来的卫华瓷厂附近租了一栋毛坯房作为工作室。现在,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上海,三分之一在景德镇,三分之一会到海外做驻地。
按图看看柳溪在景德镇的经历▼▼▼
另一半上进、善良就好 不需要追求模式化的婚姻 柳溪与西班牙丈夫的爱情观▼▼▼
老家“重男轻女”的现像还一直存在,只是相比较以前有些好转。现在那里的女性有更多机遇去了解自己,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我们在高考时是没有性别差异,但我们在工作中,还会面临着许多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女性的成长需要男性的合作,彼此尊重对方,才能共同去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