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200个秘密:隐藏的陪酒女 这技术比西方早500年
《清明上河图》是一个传奇。这幅长5.29米、宽24.8厘米的绢画,由张择端创作于公元1111~1120年间。随后,它七次进宫,又六次出宫,一度被有记录的15位私人收藏者收藏,又在长达370年的时间里不知去向。历经千年,无数坎坷,它奇迹般地被完美保存下来。《清明上河图》局部画中藏着684个人物、95匹畜牲、122座房屋、29艘船只、15辆车、20多家店铺、8顶轿子……真实还原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空前盛况,有人说它: “不是照片,胜似照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清明上河图》真迹重见天日后,兴起了一股研究之风,诸多争议也随之而来:这到底是不是一幅政治画?是何人、何时而画?专攻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薛凤旋教授,研究《清明上河图》长达20年,另辟蹊径从200多个细节入手,不但解决了以上两个争议,还解读出汴京的城市布局、政府管理、商业形态、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写成《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一书。北宋就有菜篮子区、仓库码头区和城市副中心?汴京的基础设施如何?百姓都有怎样的夜生活?创业被鼓励吗?政府都怎么管理营业执照?当时的科技有多发达?
自述:薛凤旋 编辑:倪楚娇(一条)
我叫薛凤旋,在香港大学教过30年书,现在退休了,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从5000年前最早的初城(即文明前的大型非农业聚落)开始,怎么经过夏商周,一直到我们现在。研究到宋代的时候,当然就免不了要注意《清明上河图》。它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真实”二字。画家张择端对其中684个人物、95匹畜牲、122座房屋、29艘船只、15辆车、20多家店铺及8顶轿子,都描绘得真实且缜密。为我研究北宋时的汴京,提供了很大的依据。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这本书,是我前后一共研究了20年之后的一个作品。主要的思路是用画来讲故事。画本身太复杂了,所以我只挑出了最重要的200多个细节来阐释。这些细节,表现了当时的政府管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市容的面貌、它的建筑和城市经济的方方面面。
图中竟隐藏了陪酒女甚至妓女?皇帝去过哪间店也能看出 按图看看薛凤旋在《清明上河图》里找到的秘密▼▼▼
我们建桥的专家同样是花了几十年,都不能够解读历史记载的虹桥是怎么造出来的。因为用石头做不了,那个年代铁的产量没有这么高,那怎么用木头做呢?想不通。后来《清明上河图》的真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后,他们才弄明白。
《清明上河图》里的内城角门 这是一幅政治画吗?
有关这幅图,学术界里有很多的争议。首先,这是不是一幅政治画?是不是张择端想通过画卷,来给徽宗表达一些意见,告诉他,当时社会存在很大的危机,你要小心?有人论证说,画中的城墙没有防御措施,里面既没有驻士兵的地方,也没有武器。在仇英和清院本里,城墙里面既有士兵,也有武器,甚至还有标语“警惕外患”。但是真本里,没有画这个。因此,就有人认为,这是张择端有意为之,是要告诉徽宗,现在我们疏于城防,很危险的,随时会被人家攻击。
但是实际上,《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内城角门。整个汴京的防守,主要的兵营都放在外层。外城的12个城门都是非常坚固的,有两层、三层瓮城。并且宋史讲得很清楚,在瓮城里面,有几道门,驻有多少士兵。那图中所画的是内城门,自从外城墙建成后,就主要是一个征税的地方,因为有很多从物流仓库区进内城的商品。我认为这些争议,其实图中有诸多细节已经进行解答了,只是有些人装作看不到。或者明明图上没有画的,他就开始思考,为甚么不画?是不是故意不画?
按图了解更多《清明上河图》具争议性的细节▼▼▼
这幅画是甚么时候画的?
第二大争议,是关于这幅画的成画时间,是北宋?南宋?还是金朝?我认为,这幅画不可能是南宋、或者金朝的人,因为怀念当年的汴京,通过记忆画出来的。这样严谨的构图,清楚的细节,一定是当时实物就在他的眼前,而且他对实物观摩了不下几十次,打了多少草稿,才将不同的船、不同的车,这么详细、具体地画出来。但是,这幅画是不是政和至宣和年间,特别是徽宗最后这5年画的?我开始怀疑了。因为徽宗执政的后半段,黄河大水,还有宋江、方腊之乱。江苏、浙江、江西、安徽,4个省都乱了,而汴京的米粮主要就是靠它们。这个时候,画家有没有心情这么详细地,这么小心地画画?而且画中的百姓都非常快乐,如果是战乱期间,应该不会这个样子吧。
我猜测,它可能是神宗年代,熙宁改革之后画的,当时是太平盛世。我们目前对于张择端是谁,画作于何时,是否被宋徽宗收纳和题字,都是基于金朝的张着、元朝的杨准和明朝李东阳的题跋。但现存的真本,并没有宋徽宗的字和印,这是为甚么?我认为,张择端不是王室画院中人,而是个翰林学士。作为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花了至少数年的心血,来完成此作。要知道。当时这种画并不流行,流行的是寄意的文人画或花鸟山水。就因为不从众,所以他的画自然不会被纳入宣和画谱。我猜测,这幅画一直到明朝,可能都只在民间流转。但为了提高它的身价,金人张着作出了向氏评语的假说,把《清明上河图》说成是“神品”。
之后是元朝的杨准,我们从他的跋知道他自称素士,是个平头百姓,没有官位,但他却能花重金买此画,应是个富商,并可能是从投资角度购买此画,他是首位具体说画前有徽宗的题名的人。这时已经是张着题跋后166年了,卖画给他的那个不知身份的人可能加添了仿制的徽宗标题和印章,并且给了杨准一个“画从元内府流出及其后流传”的故事,以提高画的卖点。至明代李东阳时更清楚说明,题的是五个字并有徽宗双龙小印。
另外一个佐证是,后周至北宋初的郭忠恕,画了以两艘客船为主体的《雪霁江行图》,宋徽宗看后十分兴奋,他亲自在画上题字。张择端画的船,种类更多,社会内容更是非常丰富。徽宗如果看到定必大赞。因此估计他没有看到,此画也从未入内府。我觉得画作是北宋中后期作品不假,它是惊世之作亦不假,它没有录入宣和画谱亦不假。但我比较怀疑徽宗曾亲自标题,它曾入宋,金,元内府,以及杨准和冯保所说的流转的事。当然,我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去证明我的猜测。这幅画里面的文章,真的越看越大。我写这本书,就是向画家张择端致敬的,他一定是倾尽心力,才能把1000年前的中国城市文明,浓缩在了5米的画卷里。
延伸阅读:唐朝开国君皇李渊是先天畸形?后竟觅得美人归兼获提拔任三州刺史(点击放大浏览)▼▼▼
延伸阅读:召唤神龙、匈奴穿越到明朝 国家地理杂志震惊14亿人的“纪录片”(点击放大浏览)▼▼▼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