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救地球】跳出学校 走进社区 学童艺力倡环保
近日一段揭示香港海洋被大量垃圾充斥,犹如“漏油事故”一样的影像,再次引来大家对垃圾处理及来源的讨论。其实早在4个月前,一班学童参与一个名为“童艺花园”的计划,他们走进社区,实地考察,在众多的观察中较为深刻的是垃圾问题,最后约有100名小朋友分别参加考察或选择透过环保乐器创作、话剧表演在零碳天地中提出注重环保的讯息。摄影:龚慧
这天园内人头涌涌,不少家长与孩子合力把纸箱堆起,又推倒,玩得乐不可支。明明是小朋友展示成果的日子,为何像个嘉年华会一样呢?走进一个室内的小舞台,一班小朋友表演一出戏剧,正在讨论应否继续守护这个共建的美丽花园……
真人真事改编 绿色绘本的启示
负责今次剧本及排练的中英剧团驻团戏剧导师萧俊杰表示,这次是与关注基层儿童及家庭组织安徒生会合作,她们选了一个绿色绘本──《奇妙的花园》并觉十分有趣。书中描述在一个荒芜的城市里,有一个小男孩,无意间发现一道通往铁轨的楼梯,开始了他奇妙的旅程……故事是改编自纽约曼哈顿西边高架公园(The High Line Park)。公园是由废弃的铁道重新规划而成,现在是一座简约的绿色空中长廊公园。这全因Joshua David和Robert Hammond决定展开了一场保存及再生的运动。
萧俊杰说这个改编的绘本亦是想带出环保的讯息,“虽是全球的议题,其实小朋友也可想办法解决问题。”他把这个较为复杂的剧本编写成一出小戏剧,写至一半时,便尝试由学生自己的角色出发,想想会有怎样的对话及决定,“加入一些人为因素,如一些冲突,即市民、游客、司机会怎样看待及面对花园现时的状况?其实当小朋友长大后,在保育或环保议题上会遇到不同冲突的情况。”
孩子的创造力可改善环境
这次活动由安徒生会主办,法兴银行及携手扶弱基金赞助,是希望参加活动的基层儿童能深入探讨香港社会问题,如参观将军澳堆填区、屯门环保园及石峡尾美荷楼,了解污染及贫穷等社会问题,最后运用创意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园内展示给大众。安徒生会总干事黄美坤分享说:“在过程中,小朋友知道香港有垃圾分类的,但当他发觉身边的同学没留意这回事,他便勇敢地大声告诉同学仔,自己回家后会做垃圾分类,希望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她希望不只孩子,而是每人也愿意踏出一小步,便可令环境及世界有所改善。未来数月,安徒生会将带同小朋友的创作,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展览及工作坊,让孩子在是次的活动成果带来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