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诈骗集团被揭拥超2亿个QQ号 专家吁严格落实实名制
内地互联网黑产产业链愈趋成熟,利用社交帐号实施互联网诈骗案频现,其中“养号”平台更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江苏警方早前破获一个诈骗案,发现涉案平台拥有超过2亿个QQ号。
内地传媒《法治日报》引述专家报道指,互联网诈骗等犯罪行为已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犯罪模式,各个环节分工明确,互联网平台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帐号注册制度。同时,技术监管和法律监管需进一步加强,以应对日趋高发、复杂的互联网犯罪行为。
江苏徐州市公安局网安部门,近日在公安部“净网2020”行动中捣破一个为互联网诈骗、赌博等犯罪提供即时通讯工具“养号”、交易的特大黑产平台“小果平台”,拘捕84名疑犯,串并各类互联网诈骗案1300多宗,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该平台拥有超过2亿个QQ号,犹如一个QQ号的电商中介平台,具备对帐号批次解绑、换绑、寻回密码、解冻等120项功能,帐号几乎没有经过实名认证。同时,平台上的QQ号可随意买卖,根据帐号的等级不同,价格从几元至上万元不等。该平台出售的QQ号涉及多种型别的互联网诈骗案。
除了购买社交帐号或盗窃帐号实施诈骗,互联网上更有人租赁帐号。报道指,不法分子以每日几十元至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佣金价格,吸引使用者主动将自己的帐号、密码拱手相让或出租。不法分子会利用帐号散播黄赌毒等不良讯息或诈骗讯息,导致使用者身分讯息外泄和被利用,个人或亲友资金受损。
“养号”现象严重,更涉嫌触犯刑法。为杜绝发生同类事件,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建议应加强源头治理,平台严格落实实名制的要求,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恶意注册;加强对公民个人讯息的保护,避免个人被盗取帐号;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打击力度。
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艳辉表示,社交平台作为聊天软件服务商,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小果平台事件更说明社交平台仍存有较大的技术漏洞,甚至有程序审查方面的漏洞,是急需调整和进步的地方。王艳辉又指,监管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互联网平台全面实行实名制、人脸识别等注册方式,对集中大量注册的不常规操作等模式作进一步审查;设定敏感机制,敏感词的筛选、大量发布相同讯息等将触发监管机制;公安机关应加大互联网监察力度,掌握互联网犯罪的规律、主要特点和发展动向,尽可能通过互联网监控等手段预防罪行发生,并在发生后及时对犯罪行为予以打击。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