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篮球】篮总衔头多 话事单位实质系边个?
疫情出现,让本地篮球完全瘫痪,香港篮球总会更一度宣布将本地联赛延至2021年下旬,球员怨声载道,对篮总的控诉连环爆发。
有球员指出篮总决策的透明度低,无视其他持分者的意见,亦有报导指出球迷抱怨篮总连官方Facebook也未有,难以与球迷“对话”,直指篮总根本追不上网络时代。
惟在工作报告、财政报告在官网一览无遗下,篮总那个部分才属不公开、不透明?
早前有报导指出篮总“一刀切”取消球季,引起球员不满。其后在9月6日,篮球总发声明解释,“已征询绝大部分甲一组球队领队(或班主)的同意”,重申决定是以“健康考虑为大前题”,另强调本地联赛“不可能效法NBA用‘泡泡场地’形式比赛”。
惟此举却弄巧反拙,外界对篮总有否寻求方法存下质疑,纵使总会表示曾“详细研究及进行深入探讨”,当中的考虑因素也没有具体交代。
然而一切讨论徘徊在“不透明”、“不公开”的指控,惟若篮总的确征询过绝大部分甲一组球队领队(或班主)的同意,“一刀切”赛季亦非完全自把自为。不过球迷、球员确是希望与总会增强沟通,在这拥有54名“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执行委员会成员”的组织里,该向谁寻求对话?
坊间对篮总的认知,不外乎举办联赛、教练班,派香港队出战国际赛等,那么到底篮球总会成立有何目的?在篮球总会仅有的官方网站内“抱负及使命”的版面中,列出了4大宗旨:
(1) 推广、管辖及提高本港篮球运动。
(2) 举办比赛。
(3) 举办训练课程。
(4) 加强与本港及海外体育界联系,增进友谊。
不过机构宗旨,实际上多达51项。
一份长达19页的《香港篮球总会有限公司:组织章程大纲》(下称:总会章程)里,列出了51个“本会设立的宗旨”,除了一般认知的举办比赛、训练班及推广篮球,当中更包括“为职业球员设立公积金、退休保障或补助等福利”、“提倡及促进篮球运动”。
若要在官网中寻找此档案,先点按“工作年报”版面,然后拉到底就能发现一档案名为“总会章程”。
总会章程中,会员、会长、副会长、执委会员等名衔经常出现在文中,究竟香港篮球总会的领导层如何运作?
官网显示,篮总2019-21年度有近33名“会长”,其中包括1名永远荣誉会长、1名会长、5名常务副会长和26名副会长,还有48名名誉会长,另加19名执行委员会成员,其中包括主席、总干事和各项小组召集人的委员。若非花时间翻看篮总会章、咬文嚼字,大概也未必分办到会长职衔和执行委员会的作用,然而两者角色大不同。
宏观本港不同团体运动的总会,虽然架构和名衔不尽相同,但仍有相近之处。管理层的规模值得参考:香港排球总会只有1名会长和6名董事、榄球总会也是1名会长和9名董事、手球总会1名会长和4名副会长,即使是开办职业联赛的足球总会也只有1名会长和2名副会长。和其他总会相比,篮总“人多势众”,但即便拥有会长职衔的人较多,其职权仍然模糊。
在总会章程中并无相关职衔的内容和职务,荣誉或永远荣誉衔头以外的“会长”着墨仅有以下列项:
本会设会长一人,常务副会长及副会长若干人,由执行委员提名通过执行委员会聘任。
会长、常务副会长及副会长的任期由执行委员会提议及通过。
任何当本会会长或主席超过10年的人士,可以由执行委员会提议及通过后被委任为本会的永远荣誉会长。
反观,总会章程中的60-93条都列出执行委员会(下称执委会)的细节,例如从总会日常的事务、决策,甚至到会长职衔都需由执行委员会通过,另需负责总会财政、举办本土比赛、派队参加国际赛等。篮总大部分的决策权都在执行委员会手上,有明文规定权力和职务,足以制定上诉委员会的规则、会员人数加减等,更能决定会长的去留。
总会中不少的决定均由执委会负责,例如会长及副会长的任名和任期由执委会提名、提议和通过,有权邀请任何人成为荣誉会长、顾问,更可以随时撤销;会长及副会长一职的产生却无列明准则和方法,只提及由执委提名及通过。
由以上已公开的总会章程可见,执委会拥有篮球总会的决策权,并有明文规定权力和职务。有见及此,若要与总会寻求对话,对口单位也许呼之欲出。会长及副会长职衔没有列明可享有会员的权益和责任,也没有明文的职权和工作,而章程中仅提及执委能赋予“会长特权”,那么近33名“会长”在总会章程外,会有什么职责及权力呢?
【篮总管理层有哪些人?】(接图放大):
更多篮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