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肺炎|供应商向物流署提供近亿元疑假日本产口罩 海关拘2人

撰文: 孔繁栩
出版:更新:

香港海关昨日(1日)就一宗供应商向政府物流服务署供应怀疑附有虚假产地来源标示外科口罩的案件展开行动,涉案一名供应商及一间运输公司的董事涉嫌虚报一批外科口罩产地来自日本,以涉嫌违反《商品说明条例》被捕。物流署指出,涉案口罩有3,200万个,供应商已收取9,775万元货款,目前全部在物流署库存,未有分发给任何政府部门使用。物流署强调,已按既定程序抽样检验,并无发现质量问题。

海关昨日(1日)以涉嫌违反《商品说明条例》拘捕一名供应商及一间运输公司的董事。(资料图片)

供应商已提供3200万个口罩 物流署未发放出去

物流署表示,今年3月以直接购买方式向一间本地供应商购入涉事的口罩。根据采购合约内容,供应商须提供合共3,200万个口罩,口罩产地来源为日本,产品规格为符合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口罩标准F2100第二级别。口罩售价与当时的市场供应价格相若。该供应商至今已分批将3,200万个口罩送达物流署,并已收取9,775万元货款。涉事口罩目前全部在物流署库存,未有分发给任何政府部门使用。

▼消委会测试29款口罩性价比▼(01/2020)

+24

无发现质量问题 物流署将追讨赔偿

物流署续指,批出涉案口罩的采购合约前,曾收到供应商提供产品规格测试报告、产品资料及生产商信件等文件,作为口罩符合上述第二级别标准及产地来源的佐证。供应商在6月及7月再次提交产品规格测试报告,以证明其送运的口罩的质素。物流署曾就供应商所提交的产品规格测试报告向签发机构查询,签发机构亦已确认测试报告真确。物流署按既定程序抽样检验货品时,并无发现质量问题。

物流署其后得知合约中的3,200万个口罩与采购合约内容不符,并非全数来自日本。物流署随即停止向该供应商发放余下的应付货款。物流署已撤销与该供应商的采购合约,并会向该供应商追讨损失及赔偿。

▼9月4日起放宽措施 部份处所仍关闭▼

+19

海关调查:大部分非在日本生产

海关指出,物流署于8月31日向海关举报,随即展开调查,发现涉案外科口罩由一间本地贸易商经一间运输公司供应予物流署。该款口罩以纸盒或胶袋包装,每盒/包有50片,包装上附有一家日本制造商的资料,标示的原产地为日本。初步调查发现,涉案外科口罩大部分并非在日本生产,与声称不符。

供应商及运输公司董事被捕

海关昨日展开行动,分别搜查涉案贸易公司位于长沙湾及葵涌的两个办工地点,并拘捕了该公司的一名39岁男董事。调查发现,涉案贸易公司与一间运输公司共同占用上述位于葵涌的办工地点,海关人员昨日亦于该处拘捕了运输公司的一名47岁女董事,两人现正保释候查。行动中,海关共检取了4部电脑作进一步调查。

此外,海关亦已安排涉案口罩样本送交化验所作菌落总数安全测试。案件仍在调查中,不排除会有更多人被捕。

政府物流署称涉案口罩有3,200万个,供应商已收取9,775万元货款。(资料图片/高仲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