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法联军夺走? 乾隆御用“第一”火枪伦敦拍卖估价1500万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收藏家,堪称古代帝皇里的“文青”。除了艺术以外,乾隆也喜爱打猎,在位期间曾试过出外打猎超过两个月。因此,乾隆对自己的御用火枪也有很高的要求,其中一柄后膛上刻了“特等第一”的御制火枪,将于11月9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估价约上千万港元。拍卖消息传出后,也在大陆引发此枪是否由英法联军或八国联军夺走的猜疑。
爱玩枪的乾隆帝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热衷于收藏艺术品,也喜吟诗作对。他并不是一位总喜欢“宅在宫中”的皇帝,对户外活动如打猎也是兴趣十足,在位期间经常出入猎场。据说乾隆在12岁时,便跟随祖父康熙帝去打猎。康熙用火枪击中一熊,见熊本已经倒地,便叫乾隆上去补上一箭。向来大胆的乾隆却迟迟不上前,谁知那只大熊忽然一个翻身,幸好康熙反应够快,才将牠再次射杀。经此一事,康熙经常赞誉乾隆命大,对这个孩子青眼有加。
乾隆一生为枪械撰文不少,写于乾隆十七年的《虎神枪记》,便描述了他的一次猎虎之行。他继承了康熙帝的“虎神枪”,视为祖传之物,且很为自己的射术自豪,撰文盛赞火枪精良:“习武示度,必资神器,以效奇而愉快。”
“特等第一”的皇帝御枪
作为一把皇帝御枪,只能“驳火”当然不够,更何况是文艺皇帝乾隆。以前的清宫造办处(即为皇家制造各种御用器物和艺术品的地方)不但要用最上乘的材料,满清皇帝有时甚至会亲自监督制造过程。乾隆帝对火枪的制造、存放、维修、改造等都十分讲究,包括枪床所用木材、火枪年号款的具体样式等细节,而今次在苏富比拍卖的枪,根据鉴定,与乾隆时期的艺品形制如出一辙。在《钦定大清会典图》里,也记载了其他乾隆御制火枪,典藏在北京故宫。火枪根据质素采用分级制度,有“特等第二”、“高等第二”等等,此次拍卖的是最上级的“特等第一”。
这支枪的枪筒上附了《大清乾隆年制》,苏富比拍卖行形容此枪品质精湛,代表了中国皇家工艺的巅峰,也是拍卖过的中国宝物里历史意义最大的一件。这柄“不杀人的枪”估价为100万至150万英镑,换算成港币大概是1027万至1541万。
外国入侵时的流出文物?
中国有网民质疑此次的拍卖品为晚清时流出外国的文物,也有媒体猜疑可能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或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掠夺到外国的。根据中国《法制晚报》报道,苏富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发言人向该报表示,当今拍卖市场上的大部分中国艺术品都是在清朝灭亡后离开中国的,而该拍卖品是通过艺术品交易卖到英国的,并且“没有理由相信是20世纪初之前离开中国的”。中国一直希望百多年来流落到海外的文物能回到中国,但文物流落到海外的因素,除了战争外,也有清朝时以正规途径外销到国外的,以及由民间变卖到外国的。
拍卖详情
兵戈之冠: 乾隆特等第一御制火枪(SUPREME NUMBER ONE: A SUPERB IMPERIAL MATCHLOCK MUSKET)
日期:2016 年 11 月 9 日
地点:伦敦苏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