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影片】泳儿自认懦弱失机会 10年经历变大胆:我要开红馆Show
10年前,一首《感应》将泳儿带到舞台上,亦因为这首歌,令她从此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往后的日子中,遇上“哪怕是云层上最薄的空气”,泳儿依然未有舍弃,坚持“做好这份工”。想当年,初出道的泳儿被喻为“容祖儿接班人”,其歌曲《感应》、《你我她》、《花无雪》等等,更可以用一鸣惊人形容,泳儿坦言没有及时把握时机,的确悔不当初,“是有点遗憾,没有好好记住。”既然过去了,就应该放眼将来,所以10年过去,摆在泳儿眼前的再也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让她会倾尽全力追寻的“事业”。摄影:龚嘉盛录影:何志衡
化妆:Miko Wong (Cyrus Lee Team) 发型:Nick Lam (pi4.com.hk)服装:EDIT(http://www.edit-thestore.com)
当时不太懂得去理解(出道顺利)这件事,只知要唱好我的歌,每次表演都要做好,其实我连首歌有多红都不知道,因为10年前网络没现在发达,不会见到网上的点击率……
在乐坛刚好走过10年的泳儿,今年推出半新半旧Hi-Fi碟《镜像》,顾名思义是从镜中寻找自己真实的样子,亦希望藉新碟为10年做一个小总结,那最真实的泳儿到底是怎样的呢?“我算是个胆小的人,从小家里的教育都是要我循规蹈矩,好多事都不应该去试,当然是父母为子女的担忧,但亦令我从小就有好大的包袱,我亦不喜欢出错,我会不断帮自己挑错处。”
泳儿过去做过最勇敢的事,大概是大学毕业后参加新秀比赛。当年23岁的泳儿是会计系毕业生,她带着“一世人一次”的心态报名参加,“因我觉得踏入社会后,就再没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故决定试一下。”
问到自认胆小的泳儿是哪里来的勇气去参加比赛?她的答案居然亦是源自小心翼翼的性格,“其实我心里面不太相信参加比赛会入行做歌手,经常听人说要小心街上的星探,想不到,结果因为比赛而入行,虽然有犹豫过,但还是觉得要试吓,反正不适合可以回去做核数师。”
因错过而遗憾
这个初出茅庐的女子就是这么顺理成章地入了行,由于是“被选中”的关系,加上胆小的性格限制了想法,泳儿一直随遇而安地让身边的人为自己安排一切,规规矩矩地“做好这份工”,“收到什么歌就会唱什么歌,好理所当然地觉得作词人会帮我写一首歌,好依赖宣传人员帮我处理宣传,同事会问我有没有什么想做想唱,我会觉得我的生活没什么可以写。”
泳儿直言当年甚至懵懂到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出道是如此的顺利,“当时不太懂得去理解这件事,只知要唱好我的歌,每次表演都要做好,其实我连首歌有多红都不知道,因为10年前网络没现在发达,不会见到网上的点击率,加上我算是个宅女,没工作就会回家练歌,没有特别去留意乐坛发生的事,我没想过自己好多歌都会爆出来,尤其是《感应》,根本没想过它会跑出,直至隔了几年,发觉自己的歌没以前受欢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好幸运。”
谈到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泳儿亦不禁感慨地说了:“是有点遗憾,没有好好记住那种感觉。”她坦言如能够早点察觉自己的顺利,一定会好好把握,至少更懂得计划未来,“初初出道的时候好成功,因为大家对你没有期望,但慢慢开始大家会对你有期望,会想你有更多的东西让他们知道。”
绯闻绝缘体
所谓“有更多的东西让他们知道”,包括歌手的音乐,亦包括所有的花边新闻,“那时候公司会叫我(出活动时)说多一点、分享多些,当时我不明白,因为我没有太多人生经历,又觉得大家不会想知道。”
可能花边新闻就有如泳儿所说的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而遇不上也总不能自我制造爆点,“那时,我见记者会好大压力,好似大家都期待我说好爆的内容,若果我有东西可以分享,我不介意说,但我真的没有,好难无中生有地说一个好爆的故事,会觉得那个不是我。”
每个艺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人走偶像路线,亦有的人是实力派,难以在他们之间互相比较,问到泳儿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说是自己的声线辨识度高,无可否认,泳儿最大的撒手锏就是她的歌声,如果再配在中国小调和抒情歌上,就会产生有如《黛玉笑了》、《独一无二》一般的化学作用。
泳儿亦庆幸,当大家想起自己的时候,不是绯闻和是非,而是想起她的作品,“我的身分是一个歌手,大家想起我,会记得我唱歌,记得我的作品,我会觉得是一件开心事。”
在发烧碟中沉淀
但专注于音乐事业,亦不代表会一帆风顺,正如当你落重注在其中一个赌局,一输就会输得好惨。在入行第3年,泳儿曾一度陷入迷惘,即使不断挑战新尝试,总是不能取悦所有人,甚至连自己的内心也是不清不楚,她直言在摸索的阶段是最辛苦,会开始失去信心,更有点自暴自弃地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做,大家都不会喜欢。
寻寻觅觅了几年,英皇决定开拓Hi-Fi碟市场,泳儿因为其标志性靓声,成为该系列的头炮,对于再一次“被选中”,泳儿初时还是抱着做好这份工的心态,但这次的契机亦为泳儿带来沉淀的时机。
“最初做第一只翻唱碟时觉得个感觉好正,可以将我小时候好喜欢的歌收为囊中物,好多童年回忆,亦因为整个制作和Pop song大有不同,我可以暂时抽离不去想做什么Pop song,让我有一个缓冲时间。”
除享受音乐,在缓冲期时,泳儿更是明白到10年来所专注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这些年来都坚持打同一份工,单纯是因为真心喜欢唱歌,但若果要真心做好一份工,等待安排是未够的,必须要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效果可能大好多。”
从怯懦走出勇敢的一步
“我的人生只得一次,不希望有遗憾,所以不可以担心太多。”入行10年,亦令泳儿明白到“No pain no gain”的道理,比起守株待兔,更应该主动出击。
终于可以放松下来的泳儿亦在录制Hi-Fi碟的过程中,接触到如何“有Feel”地唱歌,并集中在这一方面寻求改进的方法。“我的性格是这样的,唱歌不可以唱错,音不可以走,但太专注于技巧,反而投入的感情会少,Hi-Fi碟要在半小时内录完,不可以不停重录,感觉好重要,亦令我学会唱歌不要只是靠自己的声音,而是要加强感染力。”
泳儿亦有开始在舞蹈方面寻找新尝试,相比起过去为跳而跳,现在的泳儿是主动提出建议,“以前排舞师安排什么给我,我就会跳,现在我会主动和排舞师说,我喜欢这种舞蹈,可不可以试吓,会有更多的沟通。遇到新的舞,过往我可能会说我跳不了,现在我想放开怀抱试一次。”
另一个泳儿多年来不敢尝试的范畴就是“演技”,她坦言在过去10年间,一直都没勇气挑战自己的演技,一方面因有“镜头恐惧症”,一方面又觉得演戏需要比较多的人生经验。“对着镜头我会好惊,感觉好尴尬,会觉得这个不是我,别人会笑我。”因为这个理由,泳儿最多只是在电影中客串过,从未试过担正,大家亦好理所当然地觉得泳儿应该专注于音乐,“或者现在再叫我去做戏,心态又会不同,甚至会放开去做。”
最后一个挑战目标,就是要更加乐于分享,性格内向的泳儿坦言,初出道时因为网络不发达,没有Facebook、Instagram、微博等网上平台,加上又不擅长应对记者,很难让人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我不是一个常常去玩会被(记者)影到的人,所以大家不是太了解我,到底我生活在做什么,但我觉得不应该太刻意去告诉大家。”
随着科技进步,网上平台亦成了艺人与粉丝互动的空间,甚至艺人在网上分享生活是粉丝想要的“福利”之一,时代在变,当然不能停滞不前,泳儿现亦尝试在Facebook分享生活,“以前我会有点抗拒,总觉得Facebook是分享私人的事,不太喜欢将私人事摆出来,好似博宣传一样,但现在要开始改变这思想,这是现今的宣传平台。从前会怕错,怕被人批评,但这个年代不怕错,错了如不会害到人,不用太担心的。”
目标:向红馆进发
经过10年洗礼的泳儿,就似新歌《我的情书》的内容一样,勇敢跨出第一步离开comfort zone,面对10年这个小关口,撇开懦弱之后的泳儿最想挑战的是什么呢?
“应该要定一个远一点的目标给自己,10年前的我不会敢说要开红馆,因为怕被人笑,一直都觉得红馆要去到好高好高的位置才可以,但现在我觉得如果我想做,应该要告诉大家,不说出来,大家不会知道,要多表达自己的想法。”期望她的理想能达到。
不上大陆揾真银?
近年很多艺人为了有更多机遇,决定北上内地发展,英皇歌手中亦不乏在内地走红的例子,好似陈伟霆、关智斌等就是当今内地影视圈的新宠儿,问到泳儿为何不跟随他们步伐到内地闯闯?自小就移居新加坡的她笑言,自己因为成长环境的关系有“广东歌情意结”,“国语对我而言其实更为得心应手,因为我是在国语环境成长的,而我读书时没有机会听广东歌,所以经常会叫亲戚ICQ香港流行广东歌给我,当时我又觉得广东歌好好听,加上我的家人都是讲广东话,所以对广东话和广东歌特别有一份情意结。”
与男友甜蜜度过生日
虽然泳儿一直甚少绯闻,不过与拍拖5年的发型师男友Ziv就非常恩爱,经常大方讲起与男友的生活趣事。日前生日的泳儿被问两口子怎样庆祝?泳儿即大放闪光弹,透露男友带了她去食生日饭,“不过我当天喉咙痛,本来计划了去食海鲜,就想着可以食冇咁毒的海鲜,可惜去了一间味道不太好的餐厅,男朋友有点内疚。”她又讲到幸好男朋友够细心,转场带了她去食炖奶,又拜托工人姐姐做了一个无糖无油的西式蛋糕,生日总算过得圆满。
问到泳儿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她即开玩笑唱了几句张卫健的《身体健康》:“我只想,身体健康……”希望泳儿的病快点好过来啦!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