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妇闹公立诊所】蔡坚:若非清楚药物 医生不应为病人注射
有港岛东公立诊所医生涉要求护士为病人注射不明针药,虽最后未有执行,但曾转介病人至私家医生接受注射,疑违反医管局一般做法,触发同僚不满。香港医学会会长蔡坚指,若医生不清楚药物效用、副作用等,在道德上都不应该为病人注射。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吴志豪则表示,公立医院的医生一般只会使用医管局药房提供的药物,相信同事不会应要求为病人注射自携药物,至于转介病人至私家医生亦容易让人联想有利益输送。
香港医务委员会委员兼香港医学会会长蔡坚表示,若医生不清楚药物效用、副作用、怀疑含危险药物,或药物并非他熟悉的医学范畴,在道德上都不应该为病人注射。蔡坚续说,若病人在外国求诊后获该外国医生写医生纸予香港医生,解释为何要注射、应怎样注射等,而本地医生经判断后认为不注射该药物会对病人健康有坏影响,并愿意接受有关风险,便可为病人注射。蔡坚说,病人难以自行判断定病因、所需的药物,更难辨药物的真假,因此不应自行购买针剂药品,而是求诊并由医生根据病情用药。
公院医生一般只使用医管局药房的药物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吴志豪指,公立医院医生一般只会使用医管局药房提供的药物,他在公院任职十多年从未遇过病人自携药物要求医生注射,亦相信同事不会应要求这样做。另一名曾长时间在公立医院任职的私家医生表示,间中有病人需要获处方某款药物,而该药物不在医管局药房名单内,公院医生需特别向局方申请在外地订购药物。该医生转往私人执业时,则不时遇到有病人自携药物,例如会有病人从外国以低价购入价值不菲的癌病药物,再回港请医生注射,但由于难以确保药物质素,较少医生愿意冒险。
公院医生转介病人至私院 或被怀疑利益输送
港岛东诊所事件中,涉事医生疑转介病人至私家医生接受注射。吴志豪说,“若公院医生转介病人到指定的私家医生并有收受收益一定有问题,即使没有利益输送也容易令有人有所联想。”上述的私家医生则指,从未听闻过公立医院的医生会转介病人到指名的私家医生,因会被怀疑有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他补充,即使是公立医院内亦不会指名转介,写转介信时只会写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