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效应造就特朗普擡头?“后种族对立社会”沦泡影
将来的人提起奥巴马,相信第一句离不开“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然而奥巴马执政八年来,白宫外的社会种族矛盾未解,甚至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张力愈来愈大。虽然不少人指出,奥巴马做得不够,有其责任。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或许在于一些美国人最初想得太简单,以为选出了一位黑人总统就能解开深层次的种族结。
八年前的大选日,那个晚上,奥巴马走上台,宣布自己胜出选举。台下支持者众,除了欢呼,更有不少人落泪,特别是黑人。美国历史上,黑人饱受歧视,到了2008年,终于有第一名黑人能够登上总统宝座,成为政府的第一把交椅。
八年管治 黑人遇害不息
不但如此,奥巴马政府亦不乏黑人身影,霍尔德(Eric Holder)更是历来第一位黑人司法部长。接棒的林奇(Loretta Lynch),同样是黑人。但说来或许讽刺,有名的黑人学者韦斯特(Cornel West)说:“现在黑人任政府领导层,那些杀害无辜黑人的警察,又有多少人锒铛入狱?零。”
现在黑人任政府领导层,那些杀害无辜黑人的警察,又有多少人锒铛入狱?零。
提起黑人马丁(Trayvon Martin),不少美国人会想起2012年,他在佛罗里达遭警卫枪杀;谈到“我呼吸不到”(I can’t breathe),也会忆起2014年纽约州的黑人加纳(Eric Garner),被白人警员以“锁喉”手法压在地上,最后身亡。美国这八年来,一个又一个黑人无辜遇害,却没有警员罪成坐牢。每一宗案件,每一条人命,也令社会上黑人与白人的积怨日益加深。引发骚动之外,还有持续不息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盖洛普今年的调查显示,35%美国人非常担心种族之间的关系。调查做了十多年,这个数字是历来最高。
钟摆效应 史上屡见不鲜
问题何在?有人归咎是奥巴马引发的钟摆效应,造就了当前特朗普现象和白人至上主义极右势力的擡头。
当黑人一时间受到重视的时候,不少美国白人都或隐或现,深感反弹。例如政治学者克雷格(Maureen Craig)和理查逊(Jennifer Richeson)研究发现,当加州愈来愈多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时候,白人原来愈倾向支持共和党,还有在种族议题上保守的政治人物。所以有人会说,共和党的特朗普之所以兴起,正因为美国南部的白人不喜欢黑人,是一种对奥巴马八年管治的反扑。
这一点非无稽之谈,其实特朗普自己亦向来以奥巴马的肯尼亚裔来大造文章,指控对方不是土生土长美国人云云。而且美国历史上,黑人民权运动有所进展的时候,都多次遇上白人的反抗。总统林肯在1863年确立《解放奴隶宣言》,两年之后3K党在田纳西州成立,还有不少南部州分通过法例,限制黑人自由。最高法院在1954年取缔了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安排,随即有反对融合的白人组织成立,维珍尼亚州更加关闭部分学校,以示反对。还有1964年的《民权法案》之后,共和党高华德和华莱士冒起,高举右翼旗帜,深受不少选民支持。
美国有调查发现,43%受访者认为白人同样在社会受到歧视,不只是黑人或少数族裔如此。如果说奥巴马上台,予人一种黑人擡头的感觉的话,白人内心所引起的焦忧情绪,正好解释了为何社会民情会有钟摆之势。
心理作祟 改变还需时日
奥巴马开创黑人当总统的历史后,一些美国舆论乐观地认为,奥巴马带来了“后种族对立社会”(post-racial society),令到黑人和白人真的可以情同手足。不过奥巴马五月出席霍华德大学(Howard University)毕业礼致词时,澄清自己没有提出“后种族对立社会”。他说:“我不知道谁将此话传开去。不是我说的。”《华盛顿邮报》评论员柏加(Kathleen Parker)形容,其实是美国每一个人创造了这话、传开了这话,特别是传媒。或许是每个人都希望,美国能够不再种族对立,于是将主观意愿投射了在奥巴马身上。当事情非如愿的时候,就将一切都算到他头上。
不过柏加认为,即使奥巴马没有带领美国进入新时代,但至少是开了一个前奏(pre-post racial society)。“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冒起,正好反映了在奥巴马年代的黑人,更加勇于发声,争取公平对待。柏加相信,奥巴马对解决黑人、白人矛盾的影响,可能要一、两代人以后才会呈现出来。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