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女童日】提倡女童受教育权利 爱玛屈臣促非洲禁童婚

撰文: 许懿安
出版:更新:

联合国大会在2011年12月19日通过66/170号决议,宣布每年的10月11日为国际女童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这是个特别为女童权利发声的日子,呼吁各界帮助各地被歧视或受虐待女童改善生活。

非洲一些国家的家长认为,女人应“有仔趁嫩生”,令不少女童沦为童婚的牺牲品。图为索马里摩加迪沙(Mogadishu)一名准新娘在脚上绘上图案。(路透社)
巴基斯坦卡拉奇一对新人穿上传统服饰,等待婚礼开始。(路透社)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全球有超过6,200万名女童,因贫穷、歧视、剥削等问题无法上学。其中,有1,600万名介乎6至11岁处于学龄阶段的女童从来不曾上过一天学,是同龄男童失学人数的两倍。

在很多贫穷国家,上学成为女孩的奢望。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指出,许多女童因家贫无法负担学费及购买校服等费用。她们被迫待在家中做家务或照顾年幼弟妹。有些家长视女儿为负累、另有部分人则为了获得结婚聘礼来改善家庭生活,将女儿嫁出去,令她们年纪小小便结婚及怀孕生子。

让女童接受教育,是改变她们命运的关键。她们能借此掌握工作赚钱的能力,终结“世袭贫穷”的循环。她们也能在成为人母后养育健康的下一代,支持子女上学,扭转女儿为帮补家计而被迫被过早结婚的命运。

著名女星Emma Watson在联合国为“HeForShe”演讲时,提出性别不平的情况影响所有人。(网上图片)

 爱玛屈臣访非洲 吁决策者禁童婚 

英国女星爱玛屈臣(Emma Watson)周一(10日)以联合国世界妇女亲善大使(U.N. Women global goodwill ambassador)的身份,到访非洲马拉维(Malawi)。她谴责童婚问题,并呼吁非洲各国采取行动遏止这种会危及女童生命,以及阻止她们接受教育的不良风气。

联合国数据指出,除中国外,全球发展中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女童在不足18岁时结了婚,剥夺了她们接受教育的权利。英国组织Girls Not Brides亦指出,全球每年有1,500名女童结婚。而即使部分国家如马拉维已将童婚列为违法行为,有维护女童权利人士仍表示担心,有些家长仍会基于传统习俗,继续暗中为子女撮合婚事。

●根据联合国统计:

女童在小学每多读一年书,未来收入平均可增加10至20%。她们倘能读多一年中学课程,收入能提高15至25%;发展中国家的女童若接受7年教育,比没有接受教育的女童平均迟4年结婚、少生2.2个孩子;识字母亲的子女,相较不识字母亲的下一代,活过5岁的机率高出50%;受过教育的妈妈,会让孩子受教育的机率,比未受过教育的妈妈高出一倍。

有些陷入童婚的女子,结婚时只是孩子,根本不知结婚为何物。随时间过去,夫妻失和的例子比比皆是,也会形成新的家庭与社会问题。图为一为印度穆斯林女子穿上嫁衣,在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参加集体婚礼。(美联社)

(路透社/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