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社区组识协会忧基层难适应可重用口罩 望政府两手准备
撰文: 黄咏榆
出版:更新: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今日(4日)在港台节目表示,市民苦等3个月终于迎来口罩,可重用口罩是十分环保,惟不知市民适应情况如何,强调政府需做好教育。他指,基层掌握或有困难,部分人上班时间很长,重用口罩需花时间晾晒,另外无家者在街上亦难以随心清洗,“会唔会又比人偷咗呢?”希望政府有两手准备,同时亦是派发一般口罩予志愿机构或市民。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指,自年初2起已收到不少基层收到求助,本地生产线仍有太多人订,现未有足够口罩派给6,000户家庭,捐给长者、㓥房户等。另外,现时口罩价格仍然较高,大约需4元一个,“基层很大压力,宁愿拎去交租”。至于派发方式,他期望政府仿效台湾领口罩方法,惟质疑“香港创科局唔知追唔追得上呢?”
据悉,政府将派发的重用口罩由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负责研发。自由党党魁、立法会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钟国斌,3月时便宣布成功研发可重用布口罩。他今日在商台节目表示,他没有与政府合作。钟估计,两款口罩性能相近,但原材料或不同,提议政府需留意滤芯数量,强调理论上需每日更换,“但唔知呢个系咪”,质疑“市面上又无得买,用完点算呢?”“如果要换,系边度买?系咪度度都适合呢?”
同样有研发可重用口罩的化学博士邝士山(Dr. K Kwong)在同一节目指,口罩有三大要点需要留意,包括过滤性能,强调滤芯应大过口罩,“如果唔系可以透过口罩穿入,你个口罩只系玩具嚟”。另外,绑绳应可调节,口罩的布质需透气,以方便洗完再用。他估计,“如果你个滤芯靠静电做隔离”,在潮湿情况下,滤芯应4小时便换,“湿戴住个口罩同你冇戴都无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