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口罩|80后掷千万港产口罩未获政府资助 信港人识拣可站得住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人展现狮子山精神,本地口罩生产线相继投入生产。80后出身的李秉峰与两名友人花积蓄1,000万元成立“Good Mask”公司,在大埔工业邨设立10条生产线生产港制口罩,生产两款分别为欧洲标准的EN14683 Type I 及 Type IIR 外科口罩,日产20至30万个口罩。Good Mask申请过政府的“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却未能获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随时蚀本收场。同时本地口罩市场在未来或会饱和,但他们称对口罩的品质有信心,“香港人买嘢唔系睇钱,佢哋好识㨂嘅”,盼在众多口罩中成功跑出。
延伸阅读:口罩肺炎│药房老板韩国货买到美国货 见证来货一盒10多元变天价
卫生署1月23日公布本港首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市面即出现口罩荒,售价飙升。政府推出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资助20条本地生产线,以增加本地口罩供应。入选的厂房第一条口罩生产线可获300万元资助;获批资助的第二条生产线则可获额外200万元资助,即每间公司最多可获500万元,而获选的公司已经全数公布。
日产最多30万个 落选政府资助料因迟申请
Good Mask行政总裁李秉峰,与两名同样是80后的朋友合资近1,000万元,于大埔工业邨创立品牌。他们在台湾及内地购入9台口罩生产机,设共10条生产线,并于内地、台湾及美国的FDA注册公司购入原材料溶喷布、无纺布。厂房是租用生产光纤的4,000平方呎无尘车间,达到ISO 14644-1中的ISO Class 10标准,较政府的要求为高。
3条为全自动生产线,7条则是半自动生产线,由3月开始投产,现时口罩日产量达20万至30万个,但品牌却没有获选入政府资助名单。
对于落选,李秉峰觉得可能与较迟申请有关,“政府有派人过嚟睇厂房,但后续都一路无消息,我哋都忙住做口罩无去收风。”他承认,若能取得政府的资助,有信心至少回本,但现时因为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随时蚀本收场。
卖$168元50个 每月人工开支100万
李秉峰透露,他们在农历年后已经与台湾的生产商洽谈购买机器,“第一部台产嘅全自动机,当时大约用咗200万港元。”他庆幸决定做得早,否则台湾其后限制口罩出口等,相信机械将难以付运;9台口罩生产机全部花费接近700万元,“我哋宜家流动资金紧张。”
但两款口罩的售价并不便宜,分别为138元30个装及及168元50个装。仍要蚀钱?李秉峰解释,除了机器难买、昂贵外,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溶喷布同样洛阳纸贵,“上星期卖50万元一吨,今个星期已经升到80万元一吨。”另外,厂房现时有约80名工友,加6名技工,每月人工开支已超100万元,“请调机师传最难揾,要出到5至6万元。揾到,佢哋都要摸部机几个月先生产到。”
香港人买嘢唔系睇钱,佢哋好识㨂嘅
▼无尘间生产过程▼
面对流动资金紧张,加上本地口罩厂涌现、市场饱和,担心有日会挨不住吗?李秉峰简单回应:“当时无谂过疫情持续几耐,只觉得每日多20万个口罩对个疫情有帮助,情感上我哋当然希望疫情快啲过去,到时我哋再谂转型。”同时,李秉峰对自家品牌十分有信心,强调口罩有百分百信心保证。Good Mask的两款口罩通过验证为EN14683的 Type I 即细菌过滤率(BFE)达95%;及 Type IIR 即BFE达98%并能阻隔液体渗入,是欧盟标准中的最高级别。“我哋要求同事入无尘间前要换防护服、洗手后要掂到口罩工序要戴即弃手套,每4至6小时更换一次口罩。口罩生产后都会经UV灯再消毒。”他又明言,两款口罩售价可能会再上调,但相信“香港人买嘢唔系睇钱,佢哋好识㨂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