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变身“马老师”东吴大学开讲 与陆生激辩“中华民国”正统性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在昨天(26日)在东吴大学担任严家淦法学讲座教授,以“台湾的国际法定位”为题,授课三小时。其间,马英九在讲不但详述对“九二共识”的看法,还大爆“马习会”秘闻,更因中华民国是否正统的问题,与大陆学生展开激辩,成为讲座的焦点。
马英九日前接受聘书,重返校园担任东吴大学“严家淦法学讲座教授”,在昨日讲座开始前,东吴校长潘维大表示,马英九教授的教职工编号为“86000032”,是民国86年进来的第32位教师,并当场宣布他的教职工编号重新启用。由于讲座仅开放给校内师生和交流学者参加,东吴大学在20日开放互联网报名,240个座位1分钟内即告额满,校方更开放互联网同步直播。
谈“九二共识” 爆马习会秘闻
马英九先从荷兰人于1642年殖民台湾开始,梳理台湾在国际法地位上的演变。在谈及“九二共识”时马英九称,1992年1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会谈及一系列函电后,经由口头协商而逐渐形成的不成文默契。“九二共识”对台湾有利,因可照我们的方式解释,有了弹性。马英九表示,希望两岸不要打仗,和平是最高价值。马英九还批评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说法,称为两岸带来很大的危机。
在谈及“马习会”时马英九透露,当初为避免官衔敏感,事先磋商会议时,在一分钟内就决定双方不称官衔,互相以“先生”称呼对方。马英九表示,自己还特别跟习先生说,在我们那边不会乱表,没有什么“两个中国”或是“台湾独立”。
与大陆学生展开激辩
到场聆听的学生中不乏大陆和香港的学生,在马英九在问到“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成立一个新国家还是新政府”时,特别点名由大陆学生回答。一位姓彭的陆生回答称,是“新政府”,不是“新国家”。马英九即追问﹕“若不是成立新的国家为何要改名?”彭同学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他的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马英九再追问﹕“那为何要改名,不改名不行吗?”、“难道你从姓彭改成其他姓氏,大家还会认为你是彭家人吗?”面对追问,彭同学只是反复强调:“还是中国,可是是不同的代表。”马英九坚持称,中华民国是由国父孙中山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具有代表性”。
此次讲座原本只预计讲二十分钟,马英九却足足讲了一个小时,而在和学生问答互动环节时,光是前五题就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后面几题就只能加快,才得以在三个小时内结束。讲座结束后,有不少师生上讲台与马英九合照,由于人数众多,马英九花了四十分钟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