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是聚也是散 北角同乡会的故事

撰文: 曾梓洋 林可欣
出版:更新:

北角福建人的生活情貌,早已融入乡情。这儿60年代起聚集移民来港的福建人,连家乡的神明也移民过来。福建乡亲在北角的同乡会,建庵堂、安神佛,成为乡里亲信聚会的共同空间,把怀乡之绪寄存于此。乡人闲时在此联谊、聊天,消磨时间;每月初一、初八和十五,以及重要时节也必共聚一堂。摄影:曾梓洋撰文:林可欣

福建男人的浪漫,大概是情深谊长的同乡关系。(曾梓洋摄)
这天农历8月15日,福建妇女一大清早已来到同乡会的庵堂,准备斋菜。(曾梓洋摄)
女乡亲煮出多盘斋菜配料,准备放入家乡特色的卤面。(曾梓洋摄)
同乡会的庵堂内,设不同神佛坛位,供奉不同斋菜和食品。(曾梓洋摄)
乡亲每天都在聚在一起,在同乡会馆打麻雀,牌局精彩,围观的乡里也看得入神。(曾梓洋摄)
乡里颂经念佛后,共聚一堂吃斋菜。(曾梓洋摄)
乡亲捐献予庵堂,名列上榜。(曾梓洋摄)
凭借拜望家乡神佛,福建人把怀乡之绪放在北角庵堂。(曾梓洋摄)
家乡神佛连系了几代乡里,男女老少在庵堂聚首。(曾梓洋摄)
同乡会外望的风景,是北角熙来攘往的英皇道。(曾梓洋摄)
乡里求神问杯,望神明指点迷津。(曾梓洋摄)
福建人多信佛,乡亲穿佛袍进行仪式,同赞经文。(曾梓洋摄)
乡人绕佛祈福,在庵堂内外绕场数周。(曾梓洋摄)
在港的福建人祈求家乡神保庇,令生活安稳。(曾梓洋摄)
一炷香时间多久,老乡人没数算,他们余生将在这庵堂,度过无数个年月。(曾梓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