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引用率见影响力 预测诺贝尔奖得主 香港中大学者上榜
下月即将公布诺贝尔奖得奖名单,在此之前,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一如既往公布其“心水名单”,预测今届诺贝尔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学者亦上榜。
汤森路透自2002年起,以权威的引文资料库 Web of Science研究论文的引用率为准则,以预测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及经济奖得主,并颁发“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由于论文引用率高,反映了学者在范畴内有影响力及重要性,并有助其后的研究,代表让学者有潜质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今年的引文桂冠奖中有香港学者上榜,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卢煜明获颁化学范畴桂冠奖。卢煜明以血浆DNA诊断技术,开创“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其研究文献已被全球引用逾6000次,位列全球首0.1%。
无创验唐氏综合症 百万孕妇受惠
卢煜明的研究发现孕妇血浆内存有高浓度的胎儿DNA,从而研发无创检验唐氏综合症,至今已被全球9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孕妇受惠。透过分析母体血浆中的微量 DNA,研究团队成功破解胎儿的全基因组图谱,及早预测多种遗传病,技术更可应用到多种癌症的检测。卢煜明在科学界曾获不少殊荣,日前亦获颁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其他获奖者包括以基因组修改技术CRISPR-Cas9修改小鼠取人类基因的哈佛医学院George M. Church及麻州理工Feng Zhang,团队获得化学奖;开发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令人类可以侦测到重力波的加州理工学院Ronald W.P. Drever、Kip S. Thorne及麻州理工Rainer Weiss,团队获颁物理奖。
化学奖命中率约6%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至今已预测的学者中,有39人获得诺贝尔奖。根据德文版维基百科统,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命中率最高,有18%;而化学奖的命中率约6%。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