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围城】警入校前最后一夜 细看内留守者涂鸦、字条“日记”

撰文: 杨婉婷
出版:更新:

11月17日,逾千示威者被围困理大。11月27日,是警方安全小队进入清走危险品的前一夜。走遍校园,处处留有围城前后,留守示威者留下的“讯息”:有抗争语句、通告、温馨提示等。但“讯息”在22日后已难再见得到,当日留守者仅余不足百人。如今,仍留守理大内的人,也许只余20人。

理大围城的第十一夜(27日晚),也是警方组成的安全小队进入校园前的最后晚上,正如那位见传媒的黑衣留守者所言,留守人士“匿得好埋”,记者“洗楼”,未有发现任何人踪,走动的只有传媒、老鼠、蚊螆等。

有示威者在地上留下字句。(杨婉婷摄)

●11月15日:示威者诉五个月来的难受

校园各处,遗下理大围城前后日子的痕迹。理大中央的钟楼,时间停在某一天的1时56分。校园地上,示威者以喷漆写上“6.9-15.11”的心声,指一天比一天难受,但终会获得胜利。11月15日这天,在理大内的示威者堵路,与警方冲突未起。

有人留字指,物资房内已无深色衫供应。(杨婉婷摄)

●11月16日:男装深色衣服已用光

“物资房”的长桌上,贴有“16/11 15:00”的留言,说已没有男装的深色衣服提供。当日的上午如同暴风雨前夕般平静,但深夜形势急转直下,防暴警现身及推进,催泪弹与汽油弹横飞。战火凌晨一度停止,翌晨再延续。

有人在校内厨房煮了鸡汤。(杨婉婷摄)

●11月17日:厨房提供煮好的鸡汤

“抗争饭堂”厨房炉头上,是一锅盖上的大汤煲,贴著“17号上午煮好上汤/鸡汤”。这天,是围城的第一天,理大枪林弹雨,入夜烽火连天,火烧装甲车。翌日(18日)校外是高呼“救学生”的人们,不断冲击警方防线,企图进入理大,同时有留守者游绳逃亡。

休息室内有中药材制成的药液,纸上写道可纾缓催泪烟带来的不适。(杨婉婷摄)

●11月19日:催泪烟药液的有限日期已到

“休息室”凌乱的地上,横放两樽纾缓皮肤接触到催液烟后的药液,最佳使用日期为“2019-Nov-19”。这天是围城第三天,警方当晚表示,共有800人和平离开校园,当中近300人未满18岁。有义务急救员及留守者尝试逃跑但被捕。

理大的一角,留有两个无人问津的饭盒。(杨婉婷摄)

●11月21日:无人问津的两个饭盒

一栋大楼的课室门外,摆放有运送饭盒的手推车,上面纸条写著“21/11/2019 20:40放下”,放有两个饭盒、两个苹果、两枝水,却没有取餐的那两个人。留守者人数在围城第五天,据悉只余百人。

记者在理大内发现最后日期的“讯息”,是11月22日。(杨婉婷摄)

●11月22日:没人拿取的干净衣服

通往泳池的更衣室及淋浴间外,放有一个纸袋,内有一叠衣物,上面写著“干净衫裤 22/11/2019”......之后,便再难以见到留守示威者留下的讯息,只见大量提及11月24日区议会选举的文宣,而当天泛民大胜建制。

在理大内,有多张叫人投票的“讯息”。(杨婉婷摄)
校内发现部份“武器”。(杨婉婷摄)

●11月27日:难见留守者 只见汽油弹

围城前后,逾千人减至零丁廿人,惟不变的是囤积在校园各处的危险品。围城第十一夜,记者所见,除了在校园中央露天位置有大量危险品,包括已装好的汽油弹、瓦斯炉罐、化学品樽。而在大楼高层露台,亦有组装好、对向街道的大型丫叉,部份楼层亦放有少量汽油弹,零散地放在不同角落。

校内发现怀疑汽油弹。(杨婉婷摄)
厨房内的食物已变坏。(杨婉婷摄)

而随著围城日增,乏人打理的“抗争饭堂”卫生堪虞,摆放多日的碗碟、杯面弃于桌上,当有人走过时,数以百计的小黑点群起飞舞,绕著碗顶飞来飞去。厨房之内,长蛆虫的猪扒昨晚已被牧师陈龙斌掉弃,但卫生仍然恶劣,多日前的油浸猪扒仍然在炉头上、煮面炉具内的水,表面积成一团硬块、以保鲜纸包裹的不锈钢盘已发霉,记者四度在灯火通明的厨房内,看见一抹快速奔过的老鼠黑影。

示威者留下的“衣帽间”。(杨婉婷摄)

毗邻“抗争饭堂”的是休息室、物资房、衣帽间,全部房间犹如经历大战,凌乱不堪。被当作是休息室的体育馆,遍地软垫,留下近百人短暂生活的痕迹,却有人与汽油弹同眠。物资房内放满逾百卷保鲜纸、数千粒电池、百多盒梳打粉、大量洗衣粉及皂液、通渠水,以及防具的物品,大部份分门别类。衣帽间内堆放男女性衣物、卫生巾,但同一空间内,亦有大量留守者用膳后留下的厨余。

警方昨(27日)表示,理大工作小组搜索校园未发现留守者,警方将联同不同部门成员组成的安全小队,与刑侦人员今(28日)早入校园清理危险品及攻击性武器,警方亦会进行搜证工作。惟昨深晚,穿黑衣的留守者突现身发言,指校内至少仍有廿人留守,倘若警方进入校园,相信会有进一步抗议行动。他又提及现在的留守者“匿得好埋”。他们要求警方先撤离,不作拘捕或登记,然后他们会离开,强调他们并无做错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