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调侃政治人物是对或错 两岸民间氛围大不同

撰文: 荀文若
出版:更新:

近日上海杨浦区一间专卖羊蝎子火锅的涮肉店,店主自编一首广告歌,歌词内容出现“要问涮肉强不强,问问总理李克强;要问涮肉行不行,问问主席习近平”,顿时间在网络上带起一股旋风,还成为网红名店。
然而,却有投诉人认为歌词内容不妥,愤而向上海市场监督局检举,使得店家有可能被罚人民币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甚至被吊销营业证照。不过,环伺两岸社会,其实都曾经对政治人物或社会名人做出各式各样的“应用”或调侃,但受到的讨论与对待则大大不同,更凸显出两岸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差异。

上海一家涮肉店因广告歌词中有大陆国家领导人名字而被检举受罚。(上海东方网)

此次上海涮肉店被调查,是因为店家推出的广告歌歌词中出现了国家领导人具体的名字,此举违反《广告法》中,“广告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的规定。不过,退一步看,店家也不过是“假借”领导人之名,自我推销本店,或许可以给他一条“广告不实”的罪,但国家领导人究竟是不是那么“神圣”到无法调侃,不同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见解。

过去,台湾社会曾经出现许多将政治人物“入菜”的巧思,例如“水扁四季豆”(陈水扁)、清蒸连方芋(连战夫人连方瑀)、客家叶菊兰(民进党大老叶菊兰)、还有豆瓣宋楚鱼(宋楚瑜)。水扁四季豆,就是利用大火快炒四季豆和辣椒;豆瓣宋楚鱼,香煎鱼后淋上豆瓣酱;连战夫人连方瑀,化身咸中带甜的小芋头,各大观光景点,都有贩卖相关商品。

2018年卷起一股“韩流旋风”的韩国瑜,也因为名字谐音的关系,被部分业者拿来制作“韩国鱼干”,与其竞争高雄市长的民进党陈其迈,也有摊商贩卖“陈其鳗”。其实,对台湾社会来说,这些动作基本上就代表着台湾的开放与自由风气,政治人物与一般民众没有什么差别,只要没有逾矩的行动或言语、或是危害社会善良风俗,基本上大家就是笑笑带过,不会有什么反应。

相对于台湾,大陆由于与台湾的政治、社会环境有所不同,法律的规定亦然,使得民间社会较难出现这样一种公开调侃政治人物的舆论,即便是调侃那些已获定罪的人士,例如周永康曾经在网络上被称作“康师傅”,该词也被禁了一段时间。

更为外界所熟知的话题,就不得不提迪士尼卡通人物维尼熊与习近平的牵扯。2017年7月间,传出迪斯尼的经典卡通人物小熊维尼在大陆遭到封杀,外界怀疑,这是因为网友将小熊维尼比做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此事引发广泛的关注与报道后,小熊维尼又突然获得解禁。不过,目前在网络搜索引擎百度上搜寻“维尼、习近平”,出现的是习近平的照片、但却没有小熊维尼,更找不到习近平与维尼并列的照片。

台湾政治人物常被拿来比拟做卡通人物,甚至政治人物本身自己也都拿来当活广告。(撷取自PTT网络论坛)

其实,不同社会不同的环境,本来就会从不同的面向与角度看待事情,上海涮肉店被调查,因为有着明确的法律规范,也就理所当然、无庸置疑。不过,政治人物或国家领导人是否就神圣不可侵犯?还是被调侃反而能够拉近与普罗大众的距离?其实也是各说各话难有定论。必须强调的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要能够做出相应的调适,毕竟,尊重不同社会的现实与人类社会的多元,更应该是身为人所具备的基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