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设计(上)】鼻祖Marti Guixe:我讨厌食物
除了生存之外,我们为何进食?应如何进食?食物如何被生产和消费?对于食物设计始祖Marti Guixe而言,食物不只是色、香、味;他感兴趣的,是食物背后的观念、行为模式和系统。
新世纪食物
知名荷兰设计学院Eindhoven于2014年开办食物设计学系,2015年的米兰设计周和世博举行期间,也有以食物为主题的大型艺术设计展览,种种迹象都显示食物设计(Food Design)是近年设计界的新宠。但先澄清,食物设计不是分子料理般的新式烹饪,更不是纯粹设计一场令人难忘的宴会,在西班牙设计师Marti Guixe的概念中,这些都是厨师的角色,厨师关心的是食物的色、香、味,而他作为设计师所关心的,是设计出一套符合现代生活形态的饮食系统,改变人的行为和观念。
1997年他发表的第一件作品Spamt就是好例子,他有感于当时人们习惯一边用电脑,一边进食,传统小吃需在面包上放蕃茄的食法已不合时宜,于是他设计出以蕃茄包著面包和调味料的新式Tapas,方便人单手进食。
后来他陆续设计出无需拿杯子也可喝醉的烟雾Gin Tonic酒吧,还有藏著种子的橙味波板糖,吃完在花园中吐出种子,下一年就有一棵橙树了!作品全都幽默、好玩,同时在批判及挑战既定的食物生产消费系统。
博物馆内的蕃茄生产场
Marti早于1997年便开始食物设计,那是消费主义、大量生产的黄金年代,唯独没有人把同样是量产的食物,看作物件(object)一样去设计,他便成了第一人。但他再三强调:“我不会煮食,也没有兴趣学烹饪,我只对于可食用的、会消失的物件感兴趣。”
甚至当时博物馆邀请他创作蕃茄面包Spamt作展览,但他出于”I hate touching food”的理由,请来朋友代劳,最后展览变为一群设计师在展场内生产蕃茄面包,而Marti本人则负责一边饮啤酒,一边做品质检定。
问到近年食物设计冒起,可见过有趣的作品?他坦言没有。“我眼见的食物设计,大多都是我所彻底否定的美食学(Gastronomy),我认为这潮流几年后就会完结,并不能孕育出一套持久的系统。”
“You can design behaviours or perceptions – that’s what designers should do. You design fictions, things to change the world, but you don’t need to change the world through ash trays and flower pots.”
设计的终结
Marti的最新作品,是刚于巴塞隆那开业的3D打印酒吧,他更期望2017年会出现3D打印食物。“3D打印容许小量生产,我的概念是利用全球化的制造技术,进行在地生产;不像现时的工业生产,商品行销全球却强调本土。我相信3D打印技术会改变现行经济规则。在不久后的未来,小朋友从小就会在学校学习设计,就像数学一样,假如你不能画图或不懂3D打印,就像不会写信一样,到时候任何人都有机会人做任何事。某程度上这意味著设计的终结,就像摄影一样,而那时设计师的作用,便会在于对人产生思想上的启蒙,影响一众制作者(Maker)。”
除了是食物设计师,他还有另一个身分,就是ex-designer——他从2001年开始主张设计应打破传统设计行业的框架,并强调设计在于概念,而非物料和形态:“就像我最初创作的Spamt,一开始就在否定技艺,设计是在于思考,而非制造,设计从来跟工业、机械挂勾,制造是手艺(Craftsmanship)的范畴,在设计的对面。虽然现时这些元素都混在一起,但我个人仍想作出区分。”最后他不忘再次强调:“I don't cook. I don't want to do anything with my hands.”
谁是Marti Guixe?
西班牙设计师Marti Guixe先后于1985年及1986年完成室内设计及工业设计课程,毕业后游走于巴塞隆那和柏林两城,直至1997年开始食物设计(Food Design),是为食物设计始祖人物。被视为批判设计(Critical Design)流派的其中一员,他否定设计只在于形态和物料,而著重概念和系统,作品幽默富玩味,引人对惯常的行为模式作出反思。除了经常被各大博物馆邀请作展览外,亦跟不少品牌如Alessi、Danese、Droog等合作,他也是鞋履品牌Camper的常用室内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