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评选本世纪百大电影唯一武侠片:《卧虎藏龙》
英国《卫报》早前评选了本世纪百大电影,当中亦及多个不同元素和题材作品,有从荷里活巨制到独立制作电影。而在这二十年内的百套电影中,只有一套武侠片入选,他便是台湾导演李安作品《卧虎藏龙》(2000)。这套由华人导演执导的荷里活作品,虽然导演李安曾说想拍出他故乡的感觉,却仍然被指满足了西方人视觉而充满“东方主义”,呈现的是西方人文价值,也可能因此入选卫报百大电影,我们尝试从这个角度谈谈这武侠电影。
《卧虎藏龙》改编自王度庐的武侠小说,故事发生在清朝期间,描述剑侠李慕白(周润发 饰)将青冥剑托付师妹俞秀莲(杨紫琼 饰)送入王爷府妥为保管,不料宝剑为玉娇龙(章子怡 饰)所盗。颇有武学天分的玉娇龙个性骄纵,加以师父为非法之徒碧眼狐狸(郑佩佩 饰),让拥有名器的她张狂地挥剑斩除所有礼教束缚。爱才惜才的李慕白,屡屡要将玉娇龙导回正途却不可得,最终双双走向彼此宿命。
个人自由价值追寻在精神价值方面,都给李安刻意淡化而换上了西方强调追求个人自由的价值。中国武侠小说强调主次矛盾叙事方式,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在王著原著小说所强的传统中国武侠小说常见精神价值如忠孝节义,李安均刻意淡化了这些儒家式的人伦价值和民族大义,虽然电影有谈及李慕白为师父报仇这传统主题,但更多的是谈西域荒漠的恋情,玉娇龙个人对自由追求,反抗社会规范西方浪漫情怀,尝试与西方幻奇电影常见冒险主题相契合。按照中国的武侠小说常理,李慕白只是想收玉娇龙为徒,李安却在电影中模糊变成了李、俞秀莲和王娇龙三人感情纠纷。
李安拍摄《卧虎藏龙》,将一个中国式的武侠故事以西方人喜欢的方法呈现。李安本人曾谈及拍摄《卧虎藏龙》时,深受胡金铨启发,例如剧中的竹木对战部份,便是向胡金铨作品《侠女》致敬,但他并没有像胡金铨于《龙门客栈》中呈现武打写实叙事,而是在视觉上力求唯美,将武侠小说中常见的轻功,拍得如行云流水,如幻象般铺陈于镜头上,飞跃的视觉影像来制造一个东方幻奇电影。(1)
李安将江湖变成独立空间,这个武林世界充满视觉感官效果(竹林、轻功、水上飞等等),营造的是西方人想像中的东方异国情调、武侠世界。
而在电影场景方面,也是以荷里活西部片常见的二元对立来处理空间设计。电影除了有北京古城的细致场景外,另一个重要场景是西域大漠,两者的地理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差异。而有论者指出,这种二元对比场景的论述,经常见于美国西部片中,西部片电影中彰显西部拓荒精神,在新垦地寻找新乐土。
在《卧虎藏龙》中,相比于北京旧城为一所对主角玉娇龙的枷锁,西域大漠虽然显得辽阔孤寂,但却是让她沐浴浪漫、认识自我的启蒙之地。东方京城文化远不如象征文明的西域值得受歌颂,李安刻意美化大漠西域。(2)
给西方人兵器猎奇而武打场面方面,《卧虎藏龙》巨细无遗地一一呈现各种中国名闻海外的功夫(这些功夫未必现实存在),片中大量展现轻功场面,例如玉娇龙逃避俞秀莲在屋顶追逐时大展轻功;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子上站稳,互相展示轻功。
轻功以外还有大量兵器和武术种类,例如点穴和解穴功夫、暗器如何收发和使用,例如俞秀莲在对战玉娇龙时,明明前者的功夫较高,俞却仍然在场景后面兵器架中一个又一个拿出不同兵器对战(有说俞所拿的各种兵器是用来针对剑的兵器),在这打斗场面又显示后面所放置中国各种出名传统兵器,十分刻意给观众看到这些兵器。有论者说这拍法是在满足西方观众对中国武术的猎奇。
这个评选结果毁誉参半,有大力赞赏其评选多元亦有指责其欠缺准则。但不论这名单评价如何,九十年代末在徐克和王家卫的武侠电影潮没落后,武侠电影主题式微,《卧虎藏龙》当年却在奥斯卡颁奖礼大放异彩,让华语武侠电影广为欧美观众认识和接受,开创华语电影在美国和国际市场,仍然是武侠电影里程碑之作。
(1)(2) 沈乃慧:〈李安的中国奇幻想像:解析电影《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