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day】自行开发DDA系统助“落啱广告” CMO:不要睇小KOL效应

撰文: 数位时代
出版:更新:

2018年年初,旅游体验预订平台KKday带了一个部落客去东京踩点米芝莲餐厅。该名部落客也相当认真,直播、文章、Facebook Fanspage、Instagram贴文样样来,为KKday带来不少流量。经由她介绍的餐厅也都变得相当抢手,一位难求。

KKday建立一套数据驱动归因系统,来追踪消费者旅程(Consumer Journey),借此重新调整广告预算。(数位时代授权使用)

KKday自行开发DDA系统,让订单的“助攻”有价

带来高流量,却拿到不成比例分润的原因,是因大部分部落客参与分润的计算方式都采用“最终点击(Last Click)”模式,也就是订单成立前的最后一个接触点(点击) 拿走全部的功劳。

以上述的案例来说,该名部落客的确带来许多流量,但消费者可能看过之后,查询了其他攻略,并没有直接下单;又或者选择在有现金回馈、点数回馈的平台结帐。只要跳离部落客的网站页面,就不会给部落客任何功劳,分润自然很低。

“但这些‘助攻’真的对订单没有帮助吗?”黄昭瑛抱著疑惑,召集数据、工程、行销团队进行讨论,想找出更贴近现实的转换计算方式。在受到Google广告的启发后,KKday自行开发出数据驱动归因系统(Data Driven Attribution,以下简称DDA系统),用来取代“最终点击”的记功方式。

KKday与部落客合作部宣传卖广告,而部落客的确带来许多流量。(Facebook@KKdayHongKong)

DDA系统透过追踪每一笔订单的消费者旅程(Consumer Journey),将旅程分成头、中、尾三部分,头为获客、尾为结帐,各分得40%的功劳,中间的历程则共同平分剩下的20%,更真实地反应订单成立的功劳。“ 消费者看了哪些商品、每一个点击转换、做了什么搜寻、有哪些动作通通会记录下来。 ”KKday的资料科学家沈政哲说。

根据KKday后台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平均7个点击(广告、部落格、自产内容)后才会完成购买,因此KKday将DDA系统的区间设定为22个节点(包含头、尾)在内,已能涵盖大部分有贡献的来源。“最困难的地方在膨胀的数据量,过去最终点击只需记录一笔,现在则要记录7倍以上的资料量。”负责开发DDA系统的高级行销工程师简上哲说。

举例来说,消费者想要去泰国体验水上市集,可能会先查询资料、找攻略文、比较价格,最后才完成购买。除了获客与结帐分得共80%的功劳外,中间的内容不管是部落客的业配或是KKday内容团队自行产出的内容,则分得剩下20%的功劳。

“只看最终点击的方式已经过时了。”黄昭瑛也相当坦然地认为自己过去倚重的指标并不符合现况,她认为DDA系统主要能对KKday带来两方面协助:一是更有信心加大投资内容行销,包含自有内容与外部合作;二是重新调整广告预算的分配,舍弃过去因恐惧不敢不下的广告。

消费者可能会先查询资料、找攻略文、比较价格,最后才完成购买。(Facebook@KKdayHongKong)

让内容行销价值播云见日,加大投资也不怕

“采用DDA系统来记功后,发现与最终点击的误差相当大。”黄昭瑛说。比较严重的是部落客功劳被长期低估,误差最大可以到达40%,意即原本以为部落客只带来100美元,其实是140美元。

从消费者旅程来看,部落客常常负责把大量的消费者导进订单、中间还透过部落格的文章助攻,但最后因为结帐不在其站上,所以功劳为零。

对KKday来说,需要维持长期与部落客们的关系,毕竟部落客与策略联盟伙伴,是带来3成以上营收的贡献来源,“所以我认为好好分润也是应该的,毕竟他们是真的带单来了。”黄昭瑛说,她不担心DDA系统提高分润的成本,反倒希望能还原每个合作对象真正的价值。如返利型网站,透过赠送点数、现金回馈吸引消费者结帐,自然是最终点击记功方式下的得利者。现在KKday也会将DDA系统所观察到的数据提供给返利型网站,尽管没有讲明,对返利型网站的“提醒”意味十足。

在还原内容的真正贡献后,KKday的内容团队也能够订下、达成更明确的KPI,“内容团队也敢跟我说要出差,因为他们对于出差费换来的贡献也更有依据。”黄昭瑛说,“我也更有信心地添加内容团队的人手”。

有趣的是,KKday加重投资内容团队,也包含AI编辑的开发。黄昭瑛将内容行销分为三个层次:畅销书、长卖书以及教科书。

部落客功劳被长期低估,误差最大可以到达40%,意即原本以为部落客只带来100美元,其实是140美元。 从消费者旅程来看,部落客常常负责把大量的消费者导进订单、中间还透过部落格的文章助攻。(Facebook@KKdayHongKong)

畅销书就是爆红文,能抢到流量、又能抢到SEO,还能带来订单;长卖书则是永远存于书店内一角,如富士山一二三四五日游,只要季节到了就有人查;教科书则是能够交给AI编辑负责的内容,如台北市夜景餐厅、五星级下午茶等,只要给出商品特色、说明,AI编辑就会自己去拼凑文章。

目前AI编辑上线约两个月,以产出量来说,一个AI编辑可以抵上2-3名人类编辑。“但畅销书一定是人类才写得出来,所以我们还是很缺畅销书的人手。”黄昭瑛笑著说。

KKday的AI编辑在网站上有个独立的区块,当中大多是“汇整”类型的文章。(KKday网页截图)

舍弃为恐惧而生的广告,当个勇敢的行销人

DDA系统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则是广告预算分配。

更真实的功劳计算,让许多广告的成效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好,“像是再行销(retargeting)广告,过去我们也投资很多。”黄昭瑛说。再行销广告简单到有点粗暴,只要消费者看过某个商品,就不断在各大网站推播。追踪消费者旅程会发现,再行销很多时候都“截断”消费旅程,其实就算不下,也有许多消费者会完成结帐流程。

但行销人就是看ROI(投资报酬率)或ROAS(广告投资报酬率),一块钱出去拿到多少业绩,再行销的高转换,让许多行销人“不敢不下”,却忽略了背后的脉络逻辑。

更真实的功劳计算,让许多广告的成效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好(Facebook@KKdayHongKong)
行销人做得很认真、每一个人的ROAS都很好,可是为什么公司整体营收都没有增加?这是每一个电商人的困境。
黄昭瑛
KKday尝试一段时间都不理品牌关键字,再从消费者旅程推算,发现就算没有买品牌关键字,订单仍会从其他的管道进来,影响的范围有限。(Facebook@KKdayHongKong)

另外一个让行销人因为“恐惧”不得不下的广告,就是关键字。Google并没有阻止竞争对手购买同业的品牌关键字,所以就算搜寻的是“KKday”,也会看到其他人的关键字出现在搜寻结果的最上方。

品牌关键字为KKday带来很多流量跟订单,但在DDA系统的基准下,发现高估20-30%的贡献。“常常为了保护自己品牌关键字,或者保卫订单的最后一哩路,花了无数的广告费去竞标,努力把自己排在第一位。”黄昭瑛说。

但在发现高估后,KKday尝试一段时间都不理品牌关键字,再从消费者旅程推算,发现就算没有买品牌关键字,订单仍会从其他的管道进来,影响的范围有限。

于是KKday调降品牌关键字与再行销的广告费用,让原本就不高的广告预算从整体营收占比的6%降至5%,付费广告带来的营收占比跌破3成,整体营收却仍向上成长。简单来说,广告费用下降,业绩却还是正向成长,代表内容行销正不断努力,发挥影响力。

“这些广告都是因为恐惧而生,因为恐惧让行销人用钱(广告费)去处理,获得安心感。可是那不是真正的业绩,那些钱只是买你的安心。”黄昭瑛说。她同时也补充,并不是完全不投这些广告,而是在规划预算时要跳脱单一渠道的范畴,从整体面向来分析。

“因为有了消费者旅程、建构DDA系统,发现很多钱白花了、不花也不会有事,你就再也不会花这些钱了。”黄昭瑛满足地笑了,会因为这种事情笑得这么开心,看来她“最抠营销长”的头衔还会挂著好一阵子。

延伸阅读:

面对激烈竞争旅游市场,KKday如何用不到6%的广告预算作战

旅游新创前景一片看好,成为创投界新宠儿

【本文获“数位时代”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