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Frank逝世】把现实写成诗  近代最浪漫的写实摄影大师

撰文: 陈婷枫
出版:更新:

近代摄影大师Robert Frank在周一(9/9)晚逝世,享年94岁。Robert Frank以其独特的视野,为世人留下无数张充满诗意而又不失尖锐的写实摄影。其中,于1958年由法国出版社首次出版的摄影集《The Americans》展现出战后美国繁荣背后的暗涌,奉为摄影界的经典作品。且让我们在此回顾Robert Frank的一生,借以纪念这位浪漫的摄影大师。

美国摄影大师Robert Frank在周一(9/9)晚逝世,享年94岁。(Dodo Jin Ming)
Robert Frank以写实摄影而声名大噪。其中,于1958年由法国出版社首次出版的摄影集《The Americans》,更是他的代表作。(Robert Frank)
《The Americans》收录了他在1950年代于一趟美国公路之旅所拍摄的黑白照。(Robert Frank)
Robert Frank出生于瑞士,直到二十来岁才移居至美国,后与《On The Road》作者Jack Kerouac及诗人Allen Ginsberg成为好友。(Ronny Jacques)
在1955年,Robert Frank得到了由古根汉基金会资助的经费,便踏上了这趟改写一生的美国公路之旅。(Robert Frank)
在旅程中,Robert Frank横遍美国各州,透过摄影观察美国人的日常、习惯、文化。在整段旅程中,他总共拍下逾28,000张相片。最后他拣选了83张相片,并集结在《The Americans》中。(Robert Frank)
在Robert Frank的镜头下,巴士车厢成了人的棺木,窗户彷似是人的牢狱,国旗则似是人的寿衣。透过摄影,他把战后美国繁荣背后的晦涩不明、分化、歇斯底里,统统暴露于人前。(Robert Frank)
次年,《The Americans》于美国出版,逐渐受到摄影界高度重视,这本摄影集亦成为了他的代表作。(Robert Frank)
多年来,不时都有人出版有关《The Americans》的研究文章及书籍,《The Americans》是为近代摄影界的经典作品之一。(Robert Frank)
在出版《The Americans》之前,Robert Frank于1949年至1953年间曾频繁来往家乡瑞士、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南美等地拍摄,最终完成了摄影集《London/Wales》。(《London/Wales》封面)
《London/Wales》纪录了Robert Frank于1951年至1953年间在英国威尔斯及不同地区的所见所闻。(Robert Frank)
在此之前,Robert Frank的摄影风格偏向浪漫梦幻,但他在《London/Wales》中试图由高度浪漫转为隐晦低调。(Robert Frank)
摄影界普遍认为《London/Wales》是《The Americans》的基础,亦是Robert Frank摄影风格的转捩点。(Robert Frank)
Robert Frank指出:“ 巴黎满是爱和鲜花。然而,一抹漆黑而灰蒙不明的优雅姿态,却出现在伦敦飘渺不定的薄雾中。”(Robert Frank)
在《London/Wales》中,Robert Frank展现出英国阶级与贫富之间的矛盾及差异。(Robert Frank)
出版了《The Americans》这本伟大的摄影集,Robert Frank却不满于眼前的成功,转而挑战日记式实验电影创作。(《Don't Blink - Robert Frank》截图)
Robert Frank生前总共拍下20出影片。其中为人熟悉的,应是2015年推出的《Don't Blink - Robert Frank》。(《Don't Blink - Robert Frank》截图)
不过Robert Frank在电影界的发展却不如摄影界般成功,而他亦曾为此自嘲:“⋯⋯我把莱卡相机收到橱柜里。受够了(拍照时)那些无尽的等待与追索,以及有时自以为捕捉到了黑白的精髓⋯⋯如今我改拍影片,可以与观景窗里的人直接进行互动与对话。这可不简单,而我并没有很成功。”(《Don't Blink - Robert Frank》截图)
但Robert Frank仍然坚持电影创作,甚至在后期拒绝了Magnum Photos Agency的邀请。(《Don't Blink - Robert Frank》截图)
当别人问及Robert Frank为何拒绝时,他指出自己喜欢走在边缘而不是正中间,位处边缘令他比较自在,亦让他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同样追求独立的艺术家,而不是要与所谓的“艺坛成功人士”结盟。(Robert Frank)
即便他后来亦有推出摄影集,但大多偏向是自白式的摄影风格,坦率地向人表达内心世界。(Robert Frank)
对于他想别人如何看待他的作品,他回答:“当人们观看我的画面,我希望他们觉得像是重复读一首诗的某一行。”(Robert Frank)
而他的好友、《On The Road》作者Jack Kerouac则如此评论Robert Frank:“他手持相机、举起抓拍,从美国内里直接吮吸出一首哀愁诗歌,铭写于底片上。”(Robert Frank)
Robert Frank一生坚持以其独特的眼光创作,为世人拍下了一辑又一辑惊为天人的照片,映照出“美国梦与现实间的鸿沟”,其富有诗意却不失尖锐的眼光,使他的光芒永垂不朽。(Robert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