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酒店】吸引益虫Check In 充当田间守护者
提起昆虫,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大好感,甚至达到讨厌程度,若然误闯民居,随时被大开杀戒。虽然昆虫没有讨好的外型,但其实并非完全十恶不赦,如蜜蜂可以传播花粉、瓢虫及草蛉会捕食害虫,对农田贡献良多,惠泽人类。欧美国家更普遍利用昆虫的习性,于自家农田或花园内建造一间专属牠们的酒店,吸引牠们前来探访,充当田间的固定守护者,除了可以减少害虫侵袭,亦能作为大自然的迷你教室。上月(7月),香港永续栽培学苑于北角“油街实现”举行“Share Fair永续分享会”,以昆虫为主题,向大众介绍香港常见的昆虫,认识益虫及害虫的分别与习性,借此增加对牠们的知识,消除误解。分享会亦加插工作坊环节,成员叶子盛即场示范如何亲自打造一间昆虫酒店,营造合适环境让昆虫前来“check in”入住。
了解特性 吸引益虫守护农田
叶子盛认为,都市人一般觉得蚁会咬人,蜂会螫人,对昆虫没有太大好感。“我在工作坊接触过不少小朋友,发现他们对昆虫没有太多认识,甚至产生抗拒。香港市民会觉得与大自然的距离很遥远,与自己无关,对于昆虫、以至自然生态的认识较片面;即使是雀鸟,也会有人投诉鸟声扰人。相反,外国一般很支持人与大自然共存。”
蚜虫是田间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阻碍植物正常生长,且繁殖速度惊人;而瓢虫、草蛉及寄生蜂会捕食蚜虫,保护田间农作物,减少对农田造成的伤害。若能够配合大自然的规律,透过了解昆虫的独特习性与利用物种之间的微妙关系,既可令田间生态得到平衡,同时实行与大自然永续共存的生活模式,也就是永续农业所提倡的理念。
“一般人认识昆虫的状态只停留在辨认品种的层面,对于牠们的生境,以至繁殖的整体认识则较薄弱。”叶子盛也认为,现时香港欠缺一个媒介让人有趣味地认识事物,只倾向开班教授,以说教形式进行,难以引起大众兴趣。
展示昆虫生态景观
叶子盛一对分别七岁及五岁的子女,平日很少到农场,对昆虫更加没有好感,但在网上看到昆虫酒店的照片时,竟然觉得“好型”。“他们画了设计图,为不同昆虫设计不同间隔。当然制作不会太认真,但当‘酒店’建好了,放在某处观察,久而久之,自然会由一无所知转为对昆虫慢慢产生兴趣。”叶子盛打算趁着暑期空档,与子女合力打造一间昆虫酒店,制成品将会放在粉岭农场的正门,并加上指示说明:“目的是希望引起大家注意,达到教育效果。”
昆虫酒店建好了,下一步就是静待各位“贵宾”驾临。虽然目的在于吸引益虫入住,但难免也会把害虫一并吸引过来。子盛提醒我们,生态系统乃环环相扣,害虫也是益虫的食物来源。“农田永远都会有害虫,即使是吸引了捕食者前来,亦不会把所有害虫纤灭。重点应该是要讲求平衡,将害虫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状态,保持整体上的生物多样性。”即使是透过小巧的木屋,也可在有限的空间展示不同的生态景观,令不同种类的昆虫可以入住,以形象化的方式吸引人,提供一个让人阅览的地方,以改变对昆虫的既有观感。“我觉得这是昆虫酒店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