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片】大埔天降冰雹 直径1cm 直击冰粒横飞康乐园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七月盛夏,天降冰雹。多名在大埔、太和的市民,在今午约一时左右,不约而同的目睹落冰雹的景象。有市民指,冰雹最初体型较大,最大的冰雹外型圆圆的,直径约有1cm,后来越落越细,整个落冰雹过程约有十分钟。有市民在大埔康乐园、太和、泰亨也看到落冰雹。天文台雨量资料显示,在下午1时前后半小时,大埔及荃湾下大骤雨,雨量达20毫米。有目击落冰雹的市民指,当时下著雨,夹杂著冰雹,打得“卜卜声”。
在大埔落冰雹后,气温由下午1时摄氏33度,半小时内急挫10度,跌至23度。
八年来首次七月落雹
天文台确认收到落雹报告。这是近八年来首次在7月收到落雹报告,对上一次是2008年。去年天文台未有收到落雹报告,2014年则在3月及4月有落雹。
手机app 用户请按此看影片
天文台解释,雹是自升降气流特别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冰丸或冰块。落雹的先决条件为一道强烈的上升气流及适度的垂直风切变,雹云中的上升气流是倾斜,小雹块被大气上层的辐散气流抛出,掉进上升气流重新被擡升到大气上层再被抛出,反复数次,不断地收集空气中的水滴而长大,最后因过重而掉到地面上。
天文台记录显示,自1967年至今日,仅记录到有40日出现落雹。大部份每年一至三日,惟1983年多达七日。以月份计,多发生在春夏之交,4月最多有14日记录,其次是3月有11 日,1、6、10至12月都未有落雹记录。2005、06及08年7月都有落雹报告,今次是近八年来再次于7月落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