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at】武者Cecep:让Silat概念融入生活中
Cecep是印尼著名Silat师傅,亦是其中一位受法国Pencak Silat网页Saudara Kaum采访的武者。
Cecep在西爪哇岛一个叫Garut的小村庄长大,这村庄离雅加达有四小时车程。他八岁时开始学习马来武术Silat,习武原因由于当时农村只有羽毛球、足球和Silat三种运动,而以学Silat最省钱,所以最后选了Silat,并于村校Pangiplur学习,由创校校长的女儿Ibu Enni Rukmini教授他武术。
Pangiplur这所村校建于1909年,学校的教学宗旨是鼓励学生用心寻求解决问题方法,而且鼓励学生不论学甚么,都多向不同人请教,向更好的老师学习,并不禁止他们带艺投师学其他武术。所以当Cecep长大后亦有透过视像媒体,认识其他不同武术。
Cecep在一次访问时曾表示,在印尼及海外的一些英雄偶像事迹,塑造了他对武术看法。例如在他出生地有一位传说英雄Pitung,相传他凭武术和坚毅让自己在逆境中生存,并帮助他人;而透过电影媒体,他从偶像李小龙身上学习到要调适他们的武学体系,若果只沿用传统的传播方法,他们故乡的武术只能在当地流行,而要透过电影才能扩展至世界,让其他人认识。
忙于小学工作 错过电影拍摄
2008年Evans导演开拍《Merantau》(中译《街头拳霸》),起用Iko Uwais担正主角,想邀Cecep参与拍摄。但Cecep当年仍是官立小学教师,在农村小学中,Cecep虽然名为英语老师,但实兼多职,周一至六都有教担或工作,根本无法参与拍摄。直到Evans后来开拍《The Raid 2》(突击死亡塔2),演员兼好友之一Yayan Ruhian再次邀请他出山,并确保向导演他们承诺让他可以协调教学和拍摄的工作,于是他便参与了这套作品反派的演出。
Cecep在《突击死亡塔2》的动作演出令人难忘!
虽然在《The Raid 2》的戏份并不多,但只是最后一场厨房的打戏已花了他们很多时间。Cecep忆述在拍摄厨房对打一幕,一个镜头拍了五十多次,他们不断重复动作,微调再拍,结果六分钟的打斗情节,他们花了十天时间,朝七晚十来完成这经典一幕。而拍摄这套作品,大家都是来真打,但因为大家已有训练和默契,所以上靶打招过来,只要一旦触到身体,下靶便会马上反应,所以大家只用了一半的出力,却有逼真的震撼效果。而凭《The Raid2》等作品演出,Cecep受到海外影视人关注,更邀请他拍摄荷里活电影例如《星球大战》。
对于演出,Cecep在一次受访中曾表示他看戏会很留意反派,有时一套作品他除了欣赏主角外亦会欣赏反派演出。他举甄子丹《杀破狼》为例,当中他与吴京在后巷对战一幕,二人的动作令他印象甚深。
Silat:配合呼吸刚柔并济
对于学习Silat,他表示这门武术训练应该特别注重呼吸,唯有配合呼吸,发招时才能有力有劲,而且呼吸练习是可以在缺乏陪练对手下自我训练。他表示,Silat也会像咏春一样运用木人桩练习,但Silat强调练习时双手可以在木桩上灵活拨动。他强调每种武术有不同训练目标,所以这并不是要与咏春比较,而Silat目标著重接触,而当中的运动应是刚柔并重("In silat, our purpose is to be always touching and the way of our movement is soft and hard."),出招有力但作出反应时手脚却灵活自如。而在练出拳时,他会手握一枚小石头发拳,同时训练自己出拳时的握力。
有别于很多搏击运动,学习者将运动和生活分开,Cecep表示学习Silat的人应该将所学融入生活中。他举例,在Silat挡格攻击和反击时,反击者应同时预估之后两步会怎样走,这概念不只用于自身防卫,也应用于生活处世中。任何人走每一步,应审慎预计他之后会再怎样走,有准备若失败了会再怎走下去。
现在Cecep拍戏以外,主力Silat全球教学和推广。
***本文主要参考自外媒Kung Fu Kingdom在2018年为Cecep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