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议会】元老退潮 立会世代交替盼迎来新格局
议会的世代交替,如浩荡潮流,顺之昌逆之亡。第五届立法会会期上周五完结,现届70位议员当中,多达16位最少有两届年资、平均65岁的议会元老退下火线,当中包括10位曾经横跨九七、先后担任过立法局及立法会的资深议员。一股大退潮下,意味下届议会“大换血”,迎接历来最大规模的新旧传承。《香港01》专访多位即将卸任的立会老将,回首议事堂生涯,有人感慨尝尽“甜酸苦辣”;有人赞叹是“光辉岁月”;亦有人感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谈及引退原因,有人为政改“甩辘”引咎而去;有人服从党内的交棒机制;亦有人谓:“‘年龄’是下届选举的负资产,倒不如退下来,给年轻人一个未来。”政见各异的他们,经过议会的洗礼,少数人变得老友鬼鬼,但更多的形同陌路人;面对“议会撕裂,大家都输”,他们不禁怀念往日的有商有量,并冀世代交替能为议会带来全面革新。摄影: 陈焯𪸩、梁鹏威、余俊亮、黄永俊、李泽彤
谭耀宗:退下正确选择
翻查历届立法会的记录,平均每届都有16人成功晋身议会,成为“议员新丁”,但当中大多因为原任议员连任失败。另外,过去每届均会出现一至两席的世代交替,如2008年第三届立法会选举中,民主党杨森交棒予甘乃威,工联会陈婉娴交棒予黄国健;但都非如今届般,同时有16位议员主动退下火线,当中有6人更需重披战衣,为接班人“擡轿”。
不管他们想退、不想退,世代交替似乎势不可挡。现年66岁、进入立法会(立法局)长达31年的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是今次告别议会最资深的元老之一。他说,自己早于2012年当选后,就打算下届要退位让贤,而至去年中政改“甩辘”及今年涉嫌在伊院“打尖”做手术事件,都更加坚定他退休的决心,“自己阻止不到政改甩辘,我觉得反应慢了、判断力有问题,退下来是正确选择。”
另一位做了两任社福界议员、64岁的工党张国柱,亦有感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议会工作太劳累,精神压力极大,故决定交棒。
年纪大的选择离开,相对年轻的,同样不愿意留下。比谭耀宗年轻10岁、曾循“单议席单票制”、“比例代表制”及“功能组别资讯科技界”晋身立法会的民主党单仲偕坦言,自2014年底的雨伞运动及年初的旺角骚乱事件后,他有感年轻人不再信任传统抗争手法、急于改变政治现状的心态,“累积20年的政治触觉告诉我,‘年龄’绝对是下届选举的负资产,倒不如退下来,给年轻人一个未来,同时年轻也代表未来,不妨放手让他们试一试”。
民主党参选人平均42.8岁
无论年纪大是否真的坏,下届的世代交替,必将为议会带来年轻化的冲击。根据立法会秘书处出版的《资料便览》,现届立法会议员当选时的平均年龄为55岁,而民主党早前公布的参选名单,排首位参选人的平均年龄为42.8岁,较上届的52.8岁年轻10岁。而民建联上周二公布的参选名单当中,参选人的平均年龄为38.8岁,同样比上届的41岁更年轻,料可拉低下届议员的平均年龄。
有人把年龄当成负资产,但亦有人不以为然。“我相信如果我再去选,再去争个位,我一定赢。”现年64岁、已出任25年立法会(立法局)议员的民主党主席刘慧卿直言,“因为党有党的交棒部署,我说了不选,就不会再选,但会帮人选。”
除了刘慧卿,还有5位资深的泛民议员,虽已表明无意角逐连任,但深感接棒者选情严峻,故仍会报名参选立会,旨在“擡轿”。
以现年65岁、有20年议会经验的民主党前主席何俊仁为例,他会排在新西名单的第二位,冀在混战中稳住基本票源。何俊仁坦言,民主党8张名单中,有5人是首排头位的新生代,其知名度相对较低,选情不乐观,“本来我都不想‘擡’,但党有需要,我又怎能推搪?我们这次是‘狮子扑兔’,不容有失!”
梁家杰无悔从政
“届时议会将会‘换了人间’,年轻的议员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化学作用,我完全无法估量,但我希望他们,入得议事堂,上得街头。”从政12年、58岁的梁家杰,亦是有份“擡轿”的老将之一。即将退下火线之际,他寄语下届晋身议会的生力军必须团结,切勿互相攻讦,“不要踩着同路人上位”。
梁家杰说,议会经历令他减低对其他人的信任度,但感恩即使在议会中体会到人性的阴暗面,仍然无悔当日选择从政的决定。
做了逾20年议员、61岁的人民力量陈伟业,亦难逃“擡轿”的命运。他以“拉布”形容议会生涯,又自言近年在推动民主的位置上,已转攻为守。陈伟业引以为傲的“拉布”,自1995年起就晋身议会、65岁的民建联叶国谦眼中,却是“最无谓”、“很痛苦”的经历。
他以“甜酸苦辣”总结议会生涯,“‘拉布’有大量修正案表决,要不停按、按、按(钮),但可以在议会内为市民发声,这又是非常幸福、非常满足。”
当今议事堂上烽烟四起,泛民和建制剑拔弩张,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恶化。然而,回忆起昔日论政的点滴,这些元老都回味无穷,同时不胜唏嘘。叶国谦说,往日与老一辈泛民议员如张文光,私下关系要好,有很多正面交流,不会把立法会变成吵架的场所。
刘慧卿难忘八党联盟
刘慧卿同样怀念回归初期、由另一重量级元老自由党荣誉主席田北俊担任召集人的“八党联盟”,“当时建制和泛民合作,通过不少利民政策,但如今泛民和建制形同陌路人,甚至不会坐下来一起喝杯水。”
何俊仁则指,以前泛民和特区政府之间可以直接对话,两位前特首董建华和曾荫权,都会主动接触泛民、聆听他们的意见。何笑言:“曾荫权脾气是差点,但都会请我们食饭,大家经常辩论到面红耳赤,有一回他甚至扔掉台布,打翻饮料,弄得我们的党友湿了一身,但事后,大家仍然可以有商有量。”
陈伟业亦说,以往政府制订政策时,会采取行政吸纳政治,当政策出台时,在某程度上已经避免了社会矛盾,惟现时政府经常“闭门造车”,漠视议会意见,甚至把矛盾带入社会。自1995年起晋身议会、69岁的工联会荣誉会长陈婉娴亦批评,特首梁振英连曾荫权都不如,又指对方上任至今,多项劳工政策“影都唔见”,凡事又“计得太尽”、“太离地”。
议员告别专访:
历尽泛民离合 陈伟业最不舍社民连
从“家杰”到“汉奸” 梁家杰不想变长毛
刘慧卿13个关键词:吊带、李柱铭、恶死
政改甩辘闭关自省 叶国谦:从政最大遗憾
陈婉娴:CY连曾荫权都不如
第五届立法会总结专页:
充满矛盾的四年 议员在立法会谈了什么?
第五届立会拉布中落幕 退休议员话别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