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一】政府强令改听力报告 听力学家轰:行政凌驾临床
刚出生的幼儿如患有听障,须赶及幼儿黄金期内配带助听器。教育局为此每年拨款为听障儿童提供助听器及验耳服务。然而,有负责为儿童作听力测试的听力学家向《香港01》投诉,教育局多年来干预供应商的听力学家断症,包括要求他们删除儿童听力报告上配载助听器的建议、强改报告内容,批评教育局是以“行政凌架临床专业”,亦影响学童的语言学习能力。对于强改报告指控,教育局回应称如听力学家撰写的报告有明显错误,会要求更正,并指要求听力学家删除配戴助听器的说法不乎事实。
一般而言,刚出生的幼儿如确诊患有听障,理想情况下,须在出生后6个月黄金期内配戴助听器及开始接受治疗。若拖延太久,日后或会较难学习发音,长远或造成语言障碍 。
确诊患听障后,医院医生会转介听障儿童及家长至教育局言语及听觉服务组,与政府听力学家会面,再获转介至助听器供应商配助听器。供应商的听力学家会先为幼儿作听力测试,检查其听障类别和相应度数,再根据度数,验配适合的助听器。听力学家并会撰写一份具有其听力描述及建议的听力报告,提交至教育局。
供应商听力学家指控教局强改学童报告
《香港01》接触到两名曾提供此类教育局服务的听力学家,包括身兼听力学会主席的谭志谦,及供应商前职员A。谭志谦指有学会会员反映,有小童获确诊轻度至中度听障,听力学家于是在报告上建议其使用助听器,但教育局回复指不需要,并要求听力学家删除相关建议,待小童日后再验耳,情况更差再算。谭指上述情况“时有发生”,但不清楚局方的动机。他并解释指,若轻度听障儿童不用助听器,长远可能出现“痴脷筋”等语言障碍,即使参加大量言语治疗课程和配戴助听器,也未必能完全纠正,可能会有懒音等后遗症。
前职员A又提及,听力学家在报告上会建议严重听障儿童使用特别设备,例如将老师麦克风中的声音,直接传送至助听器内。惟教育局曾以学校未能取得特殊教育经费、不能提供该特别设备为由,要求听力学家不要在报告上写上此建议。
怕老师睇唔明 要求专家简化听障报告描述
谭志谦指,最常见的情况是教育局职员要求他们将儿童的听障描述简化。听障分为对“高频”、“中频”和“低频”声音的弱听,各有度数,但教局以学校教师难以理解术语为由,要求听力学家将“高频听障”简写为“轻度弱听”。谭形容情况好比视觉上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但政府就要求视光师将之统一为“轻度弱视”一样。
前职员A批评,教育局是以“行政凌驾临床专业”。而由于每名听力学家均需对自己所签署的报告负责,情况严重如医生被第三方要求更改病人医疗报告,是违反专业操守的行为。谭则指,强改报告“对听力学家来说,某程度上是误诊。”不准确的报告,日后或会影响接手跟进其病历的听力学家,作出正确诊断。
医生转介听障童戴助听器 教局反指不需
另外,谭更投诉教育局职员连医生意见都漠视。他指今年三月尾曾在公立医院遇到个案,小童一年前在医院获医生确诊轻度至中度听障,再被转介至教育局配置助听器。但一年后,该儿童按时覆诊,医院听力学家发现他并未获配置助听器。查问下,家长指教育局职员建议多观察一年后,才决定配置与否。然而,该小童现已18个月大,仍然“一个字都唔识讲,佢讲啲bb话,但基本上听唔明”,比同龄小孩进度大幅落后。
谭说,若是家长选择不戴助听器也无可奈何,但如果是教育局“同家长讲话你𠮶度数太浅而唔使戴助听机、而又揼(拖延)咗个小朋友一年,而家个结果系个小朋友仲未识讲嘢,呢样系唔可以接受。”
教局:要求删除配戴助听器建议指控与事实不符 据了解,教育局听觉服务组职员为四名听力学家,负责跟进学童个案、撰写标书及处理投标,并监督供应商工作。谭指,教育局听觉组四位职员之间对更改报告的要求不一致,亦时时改变,令供应商无所适从。职员A亦称供应商曾要求教育局提供撰写报告的指引,但局方以“尊重临床专业”为由拒绝,实际上成为供局方“搬龙门”的借口。他们又称局方职员不时“发出海量电邮”要求修改报告,上至要求更改听力描述和删减诊断建议,下至字母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教育局发言人回复指,局方与供应商一直保持沟通,尊重其专业运作,亦同时履行监察服务质素的责任。教育局会要求供应商的听力学家按照听障的定义和准则撰写听力报告,但在监管服务过程中,如发觉听力报告上的明显错误,教育局便会请供应商跟进,以确保报告内容正确。局方亦指,有关局方要求删除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的建议,与事实不符。局方指,一直根据家长的意愿作安排,但若家长表示在子女覆诊后才决定是否让其配戴助听器,亦会尊重其意愿。
助听器供应商峰力听觉中心负责人甘炳基先生回应记者查询指,由于公司与教育局现有服务合约未完结, 不作回应。
张超雄:局长杨润雄曾承诺调查
立法会社会福利界议员张超雄指,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曾于立法会与持份者会面时,承认听力学业界对局方听觉服务指控严重,并承诺会调查流标原因及相关批评,但他至今未获局方通知调查进度。他又谓,教育局听力服务过去多年来做得不好,不会因为内部警醒而改善,故需传媒监督。
教育局资助助听器服务屡受批评,除干扰听力学家专业,更以过时条件招标助听器,种种问题导致新一期助听器服务流标,令有需要儿童未能得到帮助。想了解更多,请参阅助听器系列调查报道:
【第一届武博】眼界.决定境界!5月3至5日在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武博),活动包括解构武术电影的光影武林隧道、有趣好玩的武馆街游戏,以及超过100个体验班,让市民、初学者或武术专家,透过这个多元化体验型博览会,从武博扩阔眼界、提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