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KODW】5C视觉导航 解读导航系统设计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每次旅游到达一个陌生城市,最初总会茫然找不到方向。但临近旅程尾声时,脑海内已经记住了街道的大概模样,构建了一张印象地图。其实我们接收空间资讯的习惯,与导航系统的设计息息相关。路牌是指引方向的重要导航工具。清晰的指示不单能协助大家立即找到方向,更能整理复杂的路面资讯。如何设计可靠的城市导航系统,背后大有学问。

来自荷兰Mijksenaar Wayfinding Experts的Fenne Roefs,既是设计师,亦是心理学家。该设计工作室曾经为机场、公共交通系统、停车场、医院、办公室等各种场所设计指路标志,拥有逾35年设计导航系统的经验。

Fenne Roefs拥有逾35年设计导航系统的经验。

可靠性是首要元素

视觉导航设计首要讲求可靠性。“视觉导航系统在任何空间,都像一条铁链中的The Weakest Link,是最脆弱的部分,亦是把所有东西串连起来的一环。假如视觉导航设计得不够好,所有事情就会瓦解。”Fenne表示。

她以五个“C”概括出视觉导航的五大要点:

1. Clear 清晰:它是否清楚易懂?2. Comprehensive 综合:它是否能化繁为简?3. Consistent 统一:它是否从头到尾都贯彻可靠?4. Conspicuous 易见:它是否易见及可读?5. Catchy 夺目:它能否引起注意?

Fenne分享到Mijksenaar的设计原则是“Build on what's good”。视觉导航设计不会随便创造新的规矩。因为有些定律的出现,背后固然有它的因由。例如黄色是夺目抢眼的颜色,他们就不会轻易转变,尽量把好的传统保留。

“视觉导航的终极目标是将人与地方连系。优秀的视觉导航设计应该配合人的本能和常识,aim to be ignored。当你没有察觉它的存在,而又在使用它时,那就代表它成功了。”

令人心领神会的导航系统设计

自然导航设计(Natural wayfinding)令用家毋须刻意思索,本能地立即理解和接收到讯息,找到道路方向。优秀的都市规划正正能让人轻易辨认出整体城市区域分布。

导航设计的首要法则,是以简单的语言和图标简化资讯。而当中颜色就是重要工具:铁路图的颜色能帮助我们分辨铁路路线,不同路标系统亦可以用不同颜色分辨。颜色配搭亦有金科玉律:路牌的底色和文字需要有强烈的对比;红色一般代表危险和禁止,绿色则代表安全或紧急出口等。我们亦要留意建筑物环境的整体色调,例如在一个米色墙身的建筑内,就要避免用米色的字,因为并不显眼。颜色可以让资讯更显眼和易读,但我们却不能单凭颜色作为独立的指示。

导航设计的首要法则,是以简单的语言和图标简化资讯。(© Mijksenaar wayfinding experts)

城市可读性:构建印象地图

城市可读性(City legibility)的概念源自美国六十年代的都市规划师Kevin Lynch。他认为人们会在脑海中构建城市的印象地图(mental map),当中包括了五个元素:路径(Path)、边缘(Edge)、区域(District)、地标(Landmark)和枢纽(Node)。你会沿著路径(Path)探索和体验城市;而不同区城(District)会有边界(Edge)分隔;枢纽(Nodes)会将不同部分连结,你亦会在枢纽选择路向;地标(Landmark)可以是建筑物或天桥等,从远处可以看见。

Fenne指出:“要让一个城市可读,这些个别元素都一定要容易辨认,并且井然有序。我们就能在脑海中建立一张印象地图,把我们吸收到的环境资讯,以有条不紊的方式储存其中。这个印象地图由周边环境塑造出来,但同时亦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在该环境中的行为。”

易于辨认的个别元素,增加城市可读性。(© Mijksenaar wayfinding experts)

印象地图给予我们安全感,让我们能自信地探索城市。同时,它亦提供了沟通基础,让我们交换对于城市的认识,并且让体验更深刻。建立印象地图一般有三个步骤:

(1)辨认城市中不同元素,例如旗杆、钟楼、海港等

(2)连系不同元素,例如记住钟楼就在海港旁边

(3)赋予地点应用及价值,例如在旗杆位置等人,或者在那里有过美好回忆

以后大家在城市中穿梭游走时,不妨留意导航系统怎样给你指引路向,以及自己怎样认路和辨认城市的空间。

今年的KODW “设计‘智’识周”将于6月再与大家见面,如果想继续探讨设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享有早鸟优惠,可到http://kodw.org/hk了解更多并进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