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医生策划 专才合作 医疗科技创业料成趋势
Medtech(医疗科技)的发展,可关乎人的健康甚至生死,因此无论医疗业界还是社会皆会严肃看待,每项新的发明亦需酝酿多年才能正式推出。然而,一众矽谷创意份子近年不仅带起medtech热潮,更吸引到不少医生尝试走入创业圈,研发以消费者角度作出发点的医疗科技(consumer medtech),意图扭转传统医学界需用冗长时间研发新产品的惯例,促进业界发展。
在medtech界别中,来自美国史丹福大学医学院的眼科学家Dr. Robert Chang就是其中一个走得较前的先锋。他日前于由香港科技园公司与香港大学合办的医疗科技黑客马拉松活动(DreamCatchers MedTech Hackathon)中表示,他经常会到不同国家当义工,借以了解不同病人的需要,“在一些没有眼科专家的地区里,病人需长途跋涉,甚至动用直升机送诊接受治疗,但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眼睛的小毛病,而期间的时间与资源却就这样浪费掉。”
为此,他于2011年开始构想制造一种能让医护人员可快速为病人预诊的方便仪器,以在送诊前筛选真正需要眼科专科医生协助的病人,他的创业念头在2013年的创业活动Hackathon获奖,其后于同年觅得到合适的团队,并在2年后成功把产品推出市场。
身为过来人,他认为医疗科技酝酿过程中必须涉及原型制作(prototype),因为理念如只停留在想像,便无法看到问题症结,但手执原型成品时,便可以实际感受产品,并发掘出更多微少但重要的问题。他自己制作的眼睛摄影仪器便是本著相信medtech可以改善生活的理念来走,“medtech企业的共同目标是令医疗体制的运作变得更快捷、方便及有效,当产品能以低成本制作,却更有效地发挥功能,这就是双赢的局面。”
谈到medtech企业所必须的东西,他指医生站在前线位置,本是最了解医疗体制最需要改善的地方,但由于他们缺乏时间与技术,因此能提供技术支援的工程师便可接棒去制造产品,再加上商业专才成为团队,才能令业务得以持续发展,“就算能制造出最好的产品,要是没人问津还是只会滞销,所以在发展医疗科技时,医生、工程师与商业专才3方是环环紧扣,缺一不可。”
他表示medtech现仍属起步阶段,现时在市场上相关的产品不多,但投资者还是看好这发展趋势,且愿意在摸索合适投资计划时,仍愿意大洒金钱。根据传统做法,研发医学仪器前需要先列出清晰的计划,当中的管制亦较严格,所需时间甚至可长达10年以上,反而medtech可能只需3至5年时间即行,这亦是吸引年轻人投身medtech的一大原因。不过,Dr. Robert亦提醒创业人士要注意有关条例,因就算署方的规管与政策虽未能完全追上潮流,但由于范畴最终仍涉及医疗过程,因此企业要持审慎的态度去研发产品,亦要懂得将清晰辨别自己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的不同,方可吸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