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指挥疑涉两大失误:升级犹豫冒险进攻 多名消防员热衰竭
九龙湾迷你仓大火造成多名消防员死伤,公众除了致哀,更追问消防员为何断送生命。除了早前有前线人员质疑使用鼓风机,意图吹散浓烟及降温,反而带入氧气,助长火势加剧,多名消防员亦向《香港01》质疑,消防指挥至少出现两大失误。
太迟升级 错失黄金时机
这场夺命火由6月21日(周二)早上约11时开始起火,经现场评估后,于一个多小时后才升为三级。有资深消防人员透露,在现行机制之下,一般会调派“四红一白”(即四架消防车及一架救护车)到场,而现场指挥官理应在半小时内判断应否升级,以增派足够人手、资源到场,譬如加车、增派烟帽队等。惟有前线人员质疑,现场指挥官疑因犹豫,于个多小时后才作决定,错失控制火势的黄金时机,终致大火一发不可收拾。
罔顾现场高温 采进攻式救火
灭火策略第二项失误,疑是升级为三级火之后,现场主管为急于寻找火源,冒进采取“进攻式灭火”方法,派出殉职高级消防队长为张耀升所属的烟帽队,在水帘掩护下进入火场。有前线消防人员不满,做法罔顾火场极恶劣的环境,因现场一度出现疑是燃烧煤气产生的蓝火,和高达650度的黄烟,均显示现场很可能存有大量高燃性物品。加上迷你仓全部上锁、通道狭窄、路径犹如迷宫,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消防员可能无法觅路离开。消息估计,从火势蔓延到四、五楼,有可能是因现场气温太高,令物件达到燃点自燃。加上除了殉职消防员,多名消防员都是因热衰竭送院,间接印证了火场温度极高,不宜进入火场的说法。
多名消防员热衰竭送院
香港急症科医学院副主席萧粤中表示,身体调节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温度及个人衣著。他指,消防员的保护衣能够抵挡热力,但也可能影响身体散热。当人体不能正常散热及排汗,体温持续升高或引致热衰竭,患者的体温可以是正常或微升至摄氏38度,出现头晕甚至休克征状,电解质流失亦可致抽筋。他称,身体出现热衰竭是一个警号,若无及时处理,患者可出现中暑,体温会高达摄氏40.5度或以上,可能会不省人事及抽搐,细胞或陆续死亡。由中暑引起的死亡率可达20%或以上。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